作者:王大召  单位:辽阳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42

水,作为生命之源,占成年人体重的60%左右,是维持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 “隐形基石”。当身体的水分摄入与排出失衡时,就会引发水平衡失调,而这种失调往往不会突然爆发,而是通过一系列细微到明显的“求救信号”逐步提醒我们。从初期的轻微不适到后期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每一个信号都值得警惕。初期信号:容易被忽视的“小提醒”

水平衡失调的早期症状常常与日常疲劳、轻微不适混淆,导致很多人错过干预的最佳时机。最常见的信号之一就是口渴,这是身体发出的最直接的“缺水警报”。当体内水分减少时,血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让人产生喝水的欲望。但很多人会将口渴误认为是“正常生理反应”,等到极度口渴时才补水,此时身体已经处于轻度缺水状态。除了口渴,尿液颜色变化也是直观的判断标准。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呈淡黄色;当水分不足时,尿液会浓缩,颜色加深为深黄色甚至琥珀色;若尿液颜色持续异常且无其他明显诱因,很可能是水平衡失调的初期表现。

这些初期信号虽然不严重,但却是身体在“温和提醒”:该调整饮水习惯了。若此时及时补水,每天保证 1500-2000 毫升的饮水量,身体就能快速恢复平衡,避免失调进一步加重。

中期信号:身体功能紊乱的 “预警灯”

若初期信号被忽视,水平衡失调会进入中期阶段,此时身体的多个系统会出现明显的功能紊乱,症状也更为突出。头晕头痛是中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脑的含水量约占 80%,缺水会导致脑组织轻度萎缩,颅内压力变化,进而引发头晕、头痛,尤其在站立、行走时症状会更明显。同时,皮肤状态变差也是重要信号。健康的皮肤水润有弹性,这是因为皮肤角质层含有充足水分;当水平衡失调时,皮肤水分流失加快,会变得干燥、粗糙,用手指轻捏手臂皮肤,回弹速度会明显变慢,甚至出现脱屑、瘙痒等问题。

出现中期信号时,单纯补水可能不够,还需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干燥环境,减少剧烈运动导致的水分流失;饮食中增加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冬瓜等;若便秘、头痛症状持续,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电解质,帮助身体更快恢复水盐平衡。

晚期信号:危及生命的“红色警报”

当水平衡失调发展到晚期,身体会出现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此时的信号堪称“红色警报”,必须立即就医。意识模糊是晚期的典型症状之一:长期严重缺水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受损,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严重时会陷入意识模糊,对周围环境失去判断能力。

更危险的是,晚期可能引发休克。持续的水平衡失调会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心脏无法正常向全身供血,身体各器官(如肾脏、肝脏)因缺血缺氧而衰竭,患者会出现四肢冰凉、脉搏微弱、呼吸急促等症状,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面对晚期信号,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现家人或身边人出现意识模糊、休克前兆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少量多次给患者补充温开水,若患者出现呕吐、无法吞咽,切勿强行喂水,以免发生窒息。

如何预防:守住水平衡的“健康防线”

水平衡失调虽然后果严重,但只要做好预防,就能有效降低风险。首先,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议每天固定时间补水,保持尿液呈淡黄色。其次,要根据环境和活动量调整饮水量:在高温天气、运动后或从事体力劳动时,水分流失加快,需适当增加饮水量。此外,特殊人群要格外注意:老年人对口渴的感知能力下降,家人应定时提醒饮水;婴幼儿新陈代谢快,水分需求高,需通过母乳、配方奶或适量温开水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因多尿容易缺水,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和饮水时间,避免加重病情。最后,定期关注身体的“信号”,若出现尿液颜色异常、持续疲劳等情况,及时调整饮水和生活方式,就能守住水平衡的“健康防线”,避免身体陷入危险境地。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