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晓霞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31
6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每时每刻都在为全身输送血液。然而,当心脏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时,如何精准捕捉问题?心脏彩超作为一项无创、动态的影像学检查,凭借其“透视”能力,成为评估心功能的“黄金标准”。

一、心脏彩超:动态捕捉心脏的“实时影像”

心脏彩超,全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高频超声波穿透胸壁,实时显示心脏的形态、结构和血流状态。与X光、CT等静态影像不同,心脏彩超能像“摄像机”一样,动态观察心脏跳动过程:从心房收缩、心室充盈到瓣膜开闭,甚至血液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均能清晰呈现。

检查时,医生将耦合剂涂抹在患者胸部,用探头在胸骨旁、心尖部、剑突下等位置多切面扫描。整个过程无创、无痛,患者只需保持平静呼吸,10~15分钟即可完成。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或胸壁肥厚者,可能需结合经食管超声(探头经口腔送入食管)以获取更清晰图像。

二、心脏结构评估:从“房间”到“门窗”的精准测量

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室组成,腔室之间由房间隔、室间隔分隔,瓣膜则像“单向门”控制血液流动。心脏彩超通过多维度测量,为心脏结构“画像”:

腔室大小与比例

正常心脏呈规则椭圆形,各腔室内径需维持特定比例。若左心室扩大,可能提示高血压性心脏病或扩张型心肌病;右心房增大则可能与肺动脉高压相关。例如,一位长期高血压患者,心脏彩超可能显示左心室壁增厚(>11毫米)且腔室扩大,提示左心室肥厚伴扩张。

瓣膜功能筛查

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脏彩超可观察瓣膜形态、厚度及开闭幅度,并通过彩色多普勒显示反流束。例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二尖瓣可能增厚、钙化,出现中度以上反流;而老年性瓣膜病则以瓣膜退行性变为主,表现为轻度反流。

间隔完整性检测

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通过剑突下切面,可清晰显示缺损位置及分流方向。研究发现,约25%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未闭(房间隔小孔),虽多数无症状,但与偏头痛、隐源性脑卒中相关。

三、血流动力学分析:量化心脏的“泵血效率”

心脏彩超不仅能观察结构,更能通过多普勒技术量化血流速度、方向及压力,评估心脏功能:

收缩功能:射血分数(EF值)

EF值是左心室每次收缩时泵出血液的百分比,正常范围为50%~70%。若EF值<40%,提示收缩性心力衰竭。例如,心肌梗死患者因心肌坏死导致EF值下降,心脏彩超可早期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舒张功能:充盈模式评估

心脏舒张期充盈能力影响血液供应。通过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A峰)及组织多普勒(e’值),可判断舒张功能分级。高血压患者常出现“限制性充盈障碍”,表现为E峰增高、e’值降低,提示心肌僵硬度增加。

血流异常定位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异常分流或湍流。例如,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主动脉与肺动脉间可见连续性分流束;主动脉瓣狭窄时,瓣口血流速度增快(>4 m/s),形成“五彩镶嵌”的湍流信号。

四、临床应用:从筛查到随访的全周期管理

心脏彩超贯穿心脏疾病诊疗全流程:

高危人群筛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通过心脏彩超评估心室肥厚及心功能变化。

术前评估:心脏瓣膜手术、冠脉搭桥术前需明确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

疗效监测:心脏移植术后定期复查,观察瓣膜功能及排斥反应。

胎儿心脏检查:孕18—24周通过胎儿心脏彩超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

五、检查注意事项与误区澄清

无需空腹:与腹部超声不同,心脏彩超无需禁食,但需暴露前胸皮肤。

轻度反流≠疾病:约30%的健康人存在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通常无需干预。

局限性:心脏彩超难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冠心病诊断需结合冠脉CT或造影。

心脏彩超以“动态、无创、精准”的优势,成为心功能评估的核心工具。它不仅能揭示心脏结构的细微变化,更能量化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决策提供关键依据。定期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如同为心脏安装“健康监控器”,助力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守护生命“发动机”的持久动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