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燕  单位:达州市通川区翠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31
2

孩子发烧,是每个家长最揪心的时刻。面对高热,民间土法与现代医学常常并行使用:有人用温水擦身,有人频繁喂药,但方法不当,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如何正确操作物理降温?退烧药该间隔多久用一次?哪些信号提示孩子需要及时就医?本篇文章将结合“土洋结合”的护理理念,深入浅出地为家长提供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儿童发热护理建议,为守护孩子的健康指明方向。

物理降温该怎么“擦”?——温水擦浴的科学步骤与注意事项

儿童发热时,许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应对方式就是物理降温,其中“温水擦浴”因其简便、安全而被广泛应用。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看似简单的做法若操作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而可能刺激身体,引发寒战或加重不适。正确的温水擦浴应使用接近体温的温水(约32℃~34℃),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拭。擦浴时需让孩子处于温暖、避风的环境中,选择柔软毛巾蘸水后轻柔擦拭皮肤,切勿用力搓擦。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擦浴的顺序和部位也有讲究。推荐按照“从大血管分布部位开始,向四肢末端过渡”的顺序进行。常见的擦拭部位包括腋下、颈部、腹股沟、肘窝和膝窝等,这些区域靠近血管丰富的地方,有助于热量更快散发。每个部位擦拭时间一般控制在2~3分钟,总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整个过程中,应持续观察孩子的反应,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哭闹不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改用其他退热方式。

还有几个家长常见的误区需要特别提醒。例如,有人会误用酒精或冰水擦浴,认为降温更快,实则可能引起皮肤刺激、酒精吸收中毒,甚至造成血管收缩、核心体温上升,效果适得其反;也有人在擦浴时未顾及室温,孩子刚擦完身体就被冷风吹到,反而容易着凉感冒。因此,温水擦浴虽然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退热手段,但必须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才能真正安全有效地帮助孩子退烧。

吃药不能靠“感觉”——退热药使用规范与转诊时机判断

儿童发热时,很多家长往往凭经验“掐时间”、看情绪决定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甚至有些家长担心高烧“烧坏脑子”而频繁用药,或不同种类药物交替使用,结果不仅效果有限,还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风险。目前公认的儿童退热药主要有两类: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二者都可用于体温超过38.5℃或孩子明显不适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药不应随意叠加或缩短服用间隔。一般来说,对乙酰氨基酚每次用药间隔应为4~6小时,布洛芬为6~8小时,且每种药每天使用次数需严格限制在说明书范围内。

退烧药不是用得越多退热越快。许多家长在看到药物退热效果不明显时,会产生焦虑,尝试“补一剂”或“换一种药”,却忽视了退热药并不等于治愈病因。其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让孩子舒适,并非完全清除病毒或细菌。儿童发热本身就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表现,尤其是病毒感染所致,往往会自行好转。在此过程中,退热药仅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孩子度过不适期。因此,用药需有计划、有依据,不能仅凭家长主观判断,更不建议盲目频繁使用或尝试将成人药品减量后给孩子服用,这些行为存在较大风险。

家长还需掌握识别严重病情的能力,明确哪些情况下应及时就医或转诊。一般来说,若孩子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超过39℃,且伴有精神萎靡、频繁呕吐、持续哭闹、抽搐、皮疹、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就不能仅靠居家护理或继续观察,而应立即带孩子就诊。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一旦发热就应及时评估;若孩子本身患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较差,也属于高风险人群,应更早就医。

结语

儿童发热虽常见,但护理方式不能“想当然”。温水擦浴作为安全有效的物理降温手段,需要掌握正确的水温、部位与步骤,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反效果;而退热药的使用更需遵循科学间隔与剂量,避免滥用和混用。此外,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全身症状变化,识别就医时机,避免延误治疗。将传统经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用科学态度对待孩子发热,是每一位家长守护健康的重要功课。科学护理,从细节开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