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陆增宣  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416

许多人认为,一旦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等认知问题,就注定会发展成痴呆。但事实并非如此。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早期阶段(尤其是轻度阶段),与阿尔茨海默病不同,它主要由脑血管损伤(如小中风、慢性脑缺血)引起。通过控制血管风险、改善脑血流和神经可塑性,轻度VCI的认知功能有机会部分甚至完全逆转。

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证据出发,揭秘3大被证实有效的“护脑法宝”——饮食、运动和认知训练。

地中海饮食:给大脑“加油”的超级燃料

为什么有效?

大脑需要持续的血氧供应,而血管损伤会切断这种“生命线”。地中海饮食通过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三重作用,改善脑血流,延缓认知衰退。  

核心推荐(附简单实践版): 

1.橄榄油为主:替代动物油,每天1-2勺冷榨特级初榨橄榄油(凉拌或低温烹饪)。  

2.多吃深海鱼:每周至少2次三文鱼、沙丁鱼等,补充Omega-3(DHA保护神经元)。  

3.彩虹色蔬果:蓝莓(花青素)、菠菜(叶酸)、番茄(番茄红素)轮流吃,每天5种以上。  

4.全谷物替代精米面:燕麦、藜麦、糙米富含B族维生素,维持神经传导。  

5.坚果当零食:每天一小把核桃、杏仁,提供健康脂肪和维生素E。  

科学依据:《神经病学》杂志研究显示,严格遵循地中海饮食的老年人,脑白质病变(VCI标志)进展速度降低30%,记忆测试得分显著更高。

有氧运动:激活脑血流,重启“神经元网络”

为什么有效?

运动不仅能降血压、控血糖,还能直接刺激大脑:  

1.增加脑血流量:运动时心脏泵血增强,携带更多氧气和营养进入脑组织。  

2.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分泌:这种“大脑肥料”帮助修复受损神经元,增强突触连接。  

3.缩小脑损伤区域:动物实验发现,规律运动可减少缺血后脑梗死体积。  

最佳运动方案:  

1.类型: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2.频率: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可分2次完成)。

3.进阶技巧—— 

    - 加入间歇训练:快走1分钟+慢走2分钟,循环10组,提升心肺效率。  

    - 结合平衡训练:单腿站立、太极拳,预防跌倒(VCI患者易步态不稳)。  

注意:高血压患者需避免憋气用力(如举重),运动前咨询医生。

认知训练:给大脑做“瑜伽”,打造认知储备

为什么有效?

认知训练不能消除脑损伤,但能通过激活替代神经网络、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补偿受损区域的功能。就像手机内存不足时,优化程序也能运行更流畅。  

四大训练方向(附居家练习法):  

1.记忆力:  

    - 每日回顾:睡前回忆当天3件具体事(时间、地点、人物)。

    - 联想记忆:将购物清单编成故事(例如“牛奶河上漂着苹果船”)。

2.执行功能:

    - 复杂任务规划:每周设计一次家庭聚餐菜单,计算食材量和花费。

    - 双任务练习:边散步边倒数数字(如100-97-94……)。

3.注意力:  

    - 舒尔特方格:5x5方格中按顺序找出1-25的数字,限时完成。

    - 正念呼吸:每天10分钟专注感受呼吸,走神时温和拉回注意力。

4.语言能力:

    - 主题演讲:每天对家人讲述一个新闻事件,要求逻辑清晰。

    - 词汇拓展:每周学习5个新词,并造句使用。

综合干预:1+1+1>3的奇迹

单独执行上述任一措施都有益,但联合干预效果翻倍。

案例支持:芬兰FINGER研究表明,联合饮食、运动、认知训练和血管风险管理,2年后干预组整体认知功能比对照组高25%。

协同机制:

- 运动增加BDNF → 增强认知训练的效果;

    - 健康饮食减少炎症 → 保护运动修复的神经元;

    - 认知训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 促进长期坚持健康习惯。

结语:抓住逆转的黄金时间窗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更是我们行动的“机会窗口”。  

记住:

- 早期干预比晚期治疗容易十倍;  

- 每天30分钟的运动、一顿健康餐、一次脑力挑战,都在为你的大脑“存款”;  

- 即使已经出现症状,也永远不要放弃——神经可塑性会持续终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