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溃疡是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损伤口腔黏膜,导致溃疡、疼痛甚至感染。对于本就承受疾病和治疗双重压力的患者而言,口腔溃疡不仅影响进食和睡眠,还可能降低治疗依从性。本文将从饮食调理、日常护理、科学用药等方面,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份实用护理指南。
饮食调理:吃对食物,减轻刺激
优选温和型食物:口腔溃疡发作期,建议选择温凉、软烂、无刺激性的食物。例如:流质/半流质食物:蔬菜粥、南瓜糊、牛奶燕麦片等,既能补充营养又易于吞咽;高蛋白食物:蒸蛋羹、豆腐脑、鱼肉泥,帮助修复受损黏膜;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如煮熟的胡萝卜、西兰花、苹果泥,但需避免酸性水果(如柑橘);避开“隐形刺激源”:物理刺激类:坚果、油炸食品、粗糙的粗粮;化学刺激类:辣椒、醋、腌制食品、酒精;温度刺激类:过烫或过冰的食物饮品。
进食小技巧:使用硅胶软头勺减少触碰溃疡面;用吸管饮用液体,避开溃疡部位;少量多餐(每日5-6餐),避免长时间咀嚼。
日常护理:细节决定恢复速度
科学清洁口腔
刷牙选择:使用软毛牙刷,牙膏可选无薄荷醇的儿童款,减少刺痛感。
漱口方案:每餐后用温盐水(250ml温水+1/4茶匙食盐)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含漱30秒。若口腔分泌物多,可增加至每2小时一次。
禁忌提示:避免含酒精的漱口水,以免加重黏膜损伤。
环境湿度管理
放化疗可能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睡前涂抹无刺激的润唇膏,预防口唇干裂。
疼痛缓解妙招
口含冰块(无溃疡出血时)可暂时麻痹痛觉。
用棉签蘸取少量蜂蜜涂抹溃疡面(需医生确认无禁忌)。
药物治疗:分级应对,合理干预
局部用药方案
根据溃疡严重程度选择:轻度溃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口腔溃疡贴片;伴明显疼痛:含有利多卡因的黏膜保护剂;合并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含抗生素的含漱液。
全身用药配合:疼痛影响进食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严重反复溃疡需由医生评估是否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用药注意事项:涂抹药膏前先用棉签轻轻擦去溃疡表面分泌物;含漱类药剂需保证与创面接触时间(通常3-5分钟);激素类喷雾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
预防先行:降低溃疡发生风险
治疗前准备:放化疗开始前1周:完成口腔检查,处理龋齿、牙周炎等问题;每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
治疗期间防护:接受大剂量化疗时,可预防性使用黏膜保护剂;头颈部放疗患者佩戴定制牙托,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营养储备策略:治疗前加强蛋白质、维生素B族、锌的摄入,提升黏膜修复能力。
心理支持:不可忽视的康复力量
口腔溃疡带来的持续疼痛易引发焦虑情绪,患者可能出现拒绝进食、抵触治疗等行为。家属需注意:共情沟通:承认疼痛的真实性,避免说“忍忍就好”;正向激励:用少量多餐的彩虹色食物摆盘增加食欲;专业求助:疼痛持续加重时及时联系医护团队,而非强行忍耐。
结语
口腔溃疡的护理需要医、患、家属三方协同。患者可通过记录溃疡发生时间、部位、伴随症状,帮助医生调整方案。值得提醒的是,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溃疡面积持续扩大超过2周、伴有高热、出血不止或影响呼吸吞咽。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多数口腔溃疡可在1-2周内缓解,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抗肿瘤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