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红  单位:茂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753

自1981年首次报告以来,艾滋病已经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艾滋病的威胁依然存在,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认识,我们完全有能力“艾”上健康,远离艾滋的威胁。

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慢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会持续攻击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患者容易遭受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预期寿命。此外,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潜伏期间可能无明显症状,这使得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变得尤为关键。

HIV病毒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这是最为普遍的病毒传播途径之一。无论是异性之间还是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如果没有采取使用避孕套等防护手段,就有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血液传播:HIV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使用的医疗器械被HIV病毒感染者使用过,而未经严格消毒,那么下一个使用者就有可能被感染。共用针具吸毒,这是HIV病毒传播的另一种高危途径。在吸毒过程中,如果多个人共用同一支未经消毒的针具,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给其他人。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分娩时或哺乳期间,都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宝宝,因此,对于HIV病毒感染的孕妇,需要采取特殊的医疗措施来防止病毒的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坚持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通过性接触传播HIV的有效手段,无论进行何种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都能显著降低感染的风险。

避免共用注射器等锐器:不吸毒、不共享注射器、针头、刀片等锐器。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器官移植:在进行输血或器官移植时,确保使用经过严格检测的血液和器官,以避免感染HIV。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可以有效预防经血液传播。

实施母婴阻断:感染HIV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如服用抗病毒药物、选择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以降低婴儿感染的风险。

定期进行检测:定期进行HIV检测,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高风险行为的人群,可以及早发现感染并采取相应措施。

教育普及:加强公众关于HIV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消除歧视的教育,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减少无知和恐惧,促进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接纳和理解。同时,鼓励高风险群体主动接受HIV检测,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以获取更多关于预防和治疗的信息。

暴露前后预防:规范操作,预防职业暴露;避免高危性行为,杜绝吸毒等不良行为。如不慎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挤、冲、消毒)、及时上报、评估、处置。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或不安全性行为等),应立即主动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72小时内服用预防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

除了采取预防措施外,科学地了解HIV和AIDS并消除对患者的歧视同样至关重要,HIV病毒仅通过特定的体液传播,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例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以及使用游泳池等,并不会导致HIV病毒的传播。因此,我们应当消除对HIV感染者和患者的偏见与歧视,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关怀。

治疗与管理

对于已经感染HIV的个体来说,及时接受治疗和进行有效的疾病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HIV的药物,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帮助HIV感染者保持健康状态并延长寿命。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也能增强免疫力,减缓疾病的进展。

结语

艾滋病现在是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其传播途径,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及时接受治疗并进行有效的疾病管理,就能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倡导科学认知,消除对HIV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