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脊髓手术患者常因不了解流程、担忧恢复而焦虑。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深知科学术前准备能为手术 “护航”,规范术后康复直接影响功能恢复。以下从护理视角梳理关键要点,帮患者和家属少走弯路。
一、术前准备脊髓手术对身体条件要求高,充分准备可降低风险、助力术后恢复,核心聚焦 “身体、心理、物品、知识” 四方面。
1. 身体准备:调整至 “最佳状态”基础疾病需严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者,术前要遵医嘱调药,将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空腹血糖稳定在 7-8mmol/L 左右,否则会增加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风险。护理人员会每日监测 4 次血压、血糖,及时反馈医生调整方案。呼吸功能训练不可少。颈、胸段脊髓手术可能影响呼吸肌,术前练深呼吸、有效咳嗽能增强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深呼吸时用鼻吸气鼓腹,停留 2-3 秒后用嘴呼气,每天 3 组、每组 10-15 次;有效咳嗽需先深吸 3 次,第 3 次吸气后屏气 3-5 秒再用力咳痰。部分患者需用肺功能锻炼器,护士会手把手指导。术前 1-2 天做好皮肤准备。护士协助清洁手术区域皮肤,如颈段手术剃除颈部及耳后毛发,胸腰段手术清洁腰背部及会阴部,同时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湿疹,异常需及时处理以防感染。术前 8 小时禁食、4 小时禁水,护士会提前告知具体时间,并提醒术前一晚别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 心理准备:缓解焦虑,树立信心患者常担心手术成败、术后能否行走,过度焦虑会致失眠、血压升高。我们通过一对一沟通,用通俗语言讲手术流程,结合康复案例说明恢复是循序渐进的;鼓励家属多陪伴给予支持。对焦虑明显者,指导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从脚趾开始,每组肌肉紧绷 5 秒再放松 10 秒,缓解紧张。
3. 物品与知识准备:备齐用品,掌握常识术前准备宽松易穿脱的衣物,如开衫、松紧带裤子,避免套头衫;还需准备防压疮气垫床(部分医院提供,家属也可自购)、便盆、湿巾等。
二、术后康复:分阶段推进,防范并发症术后康复遵循 “循序渐进、个性化” 原则,分 “早期稳定期(术后 1-2 周)”“功能恢复期(术后 2 周 - 3 个月)”“巩固期(术后 3 个月以上)”,同时重点防并发症。
1. 早期稳定期:做好体位护理,防感染压疮术后 6-8 小时是脊髓水肿关键期,需严格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呕吐误吸。之后在护士协助下轴式翻身,每 2 小时一次,避免长期受压引发压疮,翻身时要保持脊柱平直,不可自行扭转。密切观察伤口,护士每日换敷料,查看有无渗血渗液,若患者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告知排查感染。鼓励患者每天喝 1500-2000ml 水,定时排尿防泌尿系统感染;无法自行排尿者遵医嘱留置导尿管,护理人员每日消毒尿道口,定期换尿袋。
2. 功能恢复期:开展功能锻炼,重建运动能力术后 2 周左右,伤口愈合、病情稳定后开始锻炼,依手术部位和恢复情况制定方案。
颈段手术患者:先练颈部肌肉等长收缩,如头部缓慢前后左右倾斜,每个方向停留 3 秒,再过渡到四肢训练,如握拳、伸指、抬腿(平卧时腿伸直抬高 30°,停留 2 秒放下),每天 3 组、每组 10 次,防肌肉萎缩。胸腰段手术患者:重点练腰背肌,术后 2-3 周在护士指导下做 “五点支撑法”,仰卧用头、双肘、双足支撑使腰部离床,停留 3-5 秒放下,每天 2 组、每组 5-8 次;术后 4 周过渡到 “三点支撑法”,用头、双足支撑,增强腰背肌力量。下肢无力者可借助 CPM 机做被动关节活动,每天 2 次、每次 30 分钟,防关节僵硬;肌力达标后,在他人搀扶下练坐起、站立、行走,初期用助行器防摔倒。
3. 巩固期:坚持锻炼,回归生活术后 3 个月后,患者多能自理,但仍需坚持锻炼,如每天散步 30 分钟、练腰背肌或颈部肌肉,同时避免久坐久站,术后半年内别提 5kg 以上重物,防脊柱负重影响恢复。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含蛋白质(鸡蛋、牛奶、瘦肉)和钙(豆制品、绿叶菜)的食物,促进骨骼修复;避免弯腰、扭转脊柱,穿防滑鞋防摔倒。
三、关键提醒术后若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加重、新感觉障碍,伤口裂开渗液、持续发热超 38.5℃,或呼吸困难、胸闷、大小便失禁等,需立即联系医生或就医,这些可能是脊髓水肿加重或并发症的信号,需及时处理。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