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在医学领域,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存在诸多误区,导致病情延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5大误区与真相。
误区1:无症状则无需筛查
真相:结直肠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或症状易被忽视,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变细等)、便血(颜色多为暗红色或果酱色,常伴黏液和脓液)、腹痛腹胀等。这些症状易与普通肠胃问题混淆,从而延误治疗。实际上,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以及有家族史、遗传疾病、炎症性肠病等高危因素者,筛查更为重要。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因此,不能仅因无症状就忽视筛查。
误区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就是结直肠癌
真相: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出血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病变。然而,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结直肠癌。除了结直肠癌,其他一些肠道疾病(如痔疮、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等)也可能导致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此外,某些食物(如红肉、动物血等)和药物(如铁剂、阿司匹林等)也可能影响粪便潜血试验的结果。因此,当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时,不要过度紧张,应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等其他检查,以明确病因。
误区3:结肠镜检查太痛苦,能不做就不做
真相:结直肠癌筛查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结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虽然结肠镜检查需要将一根柔软的管状镜子插入肛门,进而检查整个结肠的内部情况,但很多人对肠镜检查存在恐惧心理,认为肠镜检查过程痛苦,难以忍受。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肠镜检查已经越来越安全、舒适。目前,无痛肠镜检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处于麻醉状态,不会感到疼痛。即使选择普通肠镜检查,只要在检查前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配合医生的操作,大多数患者也能顺利完成检查。而且,肠镜检查不仅可以发现结直肠癌,还能发现息肉、溃疡、炎症等其他肠道病变,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及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要因为害怕肠镜检查而错失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机会。
误区4:家族无结直肠癌患者,无需筛查
真相:家族史虽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也会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即便家族中没有结直肠癌患者,也应根据自身年龄和风险因素,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5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家族史,也应重视筛查。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饮酒等,也会提高患结直肠癌的几率。所以,不能因家族无患者就忽视筛查。
误区5:筛查出息肉便可置之不理
真相:筛查出息肉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某些息肉可能会发展为癌症,因此,一旦发现息肉,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切除息肉等。同时,还需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肠道健康。息肉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相对较高,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结语
总之,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对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误区,积极主动地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共同守护我们的肠道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