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饶娅  单位:泸县海潮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31
1457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指长期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我国每年因高血压脑出血去世的患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做好预防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而科学的康复护理则是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保障。

一、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把好“血压关”是核心

(一)严格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不可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建议家庭备电子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如晨起空腹、睡前),记录血压变化,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肾病者需更低,<130/80mmHg)。

(二)改善生活习惯

低盐低脂饮食:减少腌制品、油炸食品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水果(如香蕉、猕猴桃)和全谷物(燕麦、糙米),这些食物富含钾、镁等元素,有助于降压。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彻底戒除;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约啤酒750ml),女性不超过15克。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短跑),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70%。

避免血压骤升: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怒、焦虑;用力排便易使血压骤升,可多吃膳食纤维(如芹菜、火龙果),必要时用缓泻剂(如乳果糖)。

(三)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脑血管检查(如颈动脉超声、头颅CT),及时发现脑血管狭窄、动脉瘤等隐患;同时控制血糖、血脂,将空腹血糖<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3.4mmol/L。

二、康复护理:分阶段助力功能恢复

(一)急性期(发病后1-2周):保命与预防并发症

体位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瘫痪侧肢体保持功能位(如肩外展、肘伸直、腕背伸),用沙袋固定足部防止足下垂。

预防感染:定时拍背(空心掌由下往上),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2-3次。

营养支持:若患者昏迷或吞咽困难,需通过鼻饲管补充营养(如肠内营养制剂),保证每日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促进神经修复。

(二)恢复期(发病2周-6个月):功能训练为主

肢体功能训练:从被动训练开始(家属帮助活动关节,如肩关节前屈、膝关节屈伸),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如患者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抓握)。可借助康复器械(如站立架、平衡杠)练习坐起、站立和行走,每次训练20-30分钟,每日2-3次,避免过度疲劳。

语言与吞咽训练:失语患者从单字发音(如“啊”、“爸”)开始,逐步过渡到词语、短句;吞咽困难者先食用稠厚流质(如米糊),练习空咽动作,避免呛咳(可配合针灸刺激吞咽肌群)。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鼓励患者自己穿衣、洗漱、进食(用健侧手),使用辅助工具(如加粗手柄的勺子)提高自理能力。

(三)后遗症期(6个月后):巩固与适应

此阶段重点是巩固训练成果,帮助患者适应生活。如调整家居环境(安装扶手、降低床高),方便患者活动;家人多陪伴交流,避免患者因功能障碍产生抑郁情绪。

三、紧急情况处理:识别前兆,及时就医

高血压脑出血发作前可能有前兆,如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等。此时需立即: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解开衣领;不要搬动患者,更不要喂药、喂水;立即拨打120,告知医生“高血压患者,疑似脑出血”,争取3小时内黄金救治时间。

高血压脑出血虽凶险,但通过严格控压、改善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发病后,科学康复护理能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预防”二字需时刻牢记,这才是守护脑血管健康的根本。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