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良森  单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4
11

当人们听到“核”字时,往往会联想到核武器或核事故,但医学领域的“核”却承载着另一种使命——它通过放射性核素的精准特性,为疾病的早期发现、精准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核医学,正是这种科学与医疗技术完美融合的产物。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一领域,为您层层揭开核医学那层神秘的面纱。

核医学:从“原子”到“诊疗”的跨界融合

核医学是一门极具创新性的交叉学科,它巧妙运用放射性核素及其释放的射线,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放射性核素衰变会释放出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射线,例如γ射线穿透性极强,非常适用于疾病诊断;而α、β射线电离能力较高,能够用于精准的靶向治疗。借助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射线,核医学既能实现无创地绘制人体器官功能图谱,帮助医生清晰了解器官的工作状态和潜在病变;又能精准地摧毁病变组织,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这种“查与治”在分子层面的协同作用,为现代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从居里夫人到现代诊疗:核医学的发展之路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盐的放射性,1898年居里夫妇提炼出镭元素,为核医学埋下了种子。1934年人工同位素合成技术突破制备瓶颈,最终在1946年通过碘-131治疗甲状腺癌完成临床价值验证。

在1958年Anger相机出现后,器官显像成为可能;到1970年代,SPECT技术带来了三维成像;再到21世纪PET/CT的毫米级分辨率,医学影像技术不断革新。随着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和图像重建技术的发展,核医学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如今,核医学已经成为心脏病学、肿瘤学、神经病学等多个医学专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医学的“两翼”: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穿透结构的“分子之眼”

在现代医学影像领域,PET/CT与SPECT/CT如同核医学的“两翼”,以独特的分子成像能力突破传统影像的局限。

PET/CT凭借正电子湮灭成像技术,捕捉氟-18标记物释放的γ光子对,实现分子水平代谢信息的追踪。其与CT的精准融合,使肺癌糖代谢热点、阿尔茨海默病脑内淀粉样斑块等隐匿病变无所遁形。SPECT/CT采用单光子探测系统,通过旋转准直器构建三维代谢图谱。锝-99m标记的示踪剂可在心肌灌注显像中勾勒缺血“黑洞”,骨显像较X线提前半年探测肿瘤骨转移。

(二)治疗:精准打击的“微型导弹”  

核医学治疗如同为疾病量身定制的“生物导弹”,利用放射性药物精准锁定病灶。这类药物由靶向分子与放射性核素构成:前者像导航系统识别病变细胞,后者则如弹头释放射线摧毁目标。

碘-131是最早的“治疗明星”,它能被甲状腺细胞特异性摄取,β射线可悄无声息地清除甲亢异常组织或甲状腺癌转移灶。针对晚期前列腺癌的镥-177-PSMA疗法更具特色,药物通过结合癌细胞膜上的PSMA蛋白,实现“指哪打哪”的精准轰炸,对正常组织损伤极小。对于骨转移癌患者,锶-89如同“骨骼守护者”,其释放的β射线能选择性沉积在成骨活跃区域,既能抑制肿瘤进展,又可显著缓解骨痛,成为晚期癌症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

安全吗?关于辐射的真相  

人类本就生活在天然辐射场中:大地土壤释放氡气、宇宙射线穿透大气层,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约2.4毫西弗(mSv)。吃一根香蕉会摄入0.0001mSv(来自钾-40),从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班带来0.1mSv辐射。

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处于严格安全范围内:PET/CT检查有效剂量通常为7-14mSv(相当于数年的天然本底辐射),远低于确定性效应出现的100mSv阈值;SPECT骨显像使用锝-99m时剂量约4mSv,仅相当于40次跨洋飞行;氟-18等标记物会快速代谢(数小时内大部分经尿液排出),检查后多喝水可加速清除。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研究证实,规范操作的核医学检查获益远大于潜在风险。

治疗辐射则像“精准制导武器”。例如,锶-89通过β射线杀伤骨转移灶时,有效辐射半径仅约3毫米;碘-131治疗中,大部分能量集中于甲状腺病变组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研究证实,规范核医学诊疗的致癌风险远低于日常吸烟(不足1/2000)。当医生科学运用这把“辐射靶向武器”,公众无需过度恐慌——理性认知与规范操作才是安全的关键。

结语

核医学,这一“核”与“医”的交响曲,正以分子级精度重塑现代医疗。它不仅是科技的结晶,更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智慧之光。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核医学将在癌症早筛、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等领域释放更大潜能,真正实现“上工治未病”的医学理想。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