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秀银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发布时间:2025-10-17
59

在现代职场中,加班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常态。长时间久坐、饮食不规律、作息颠倒,让加班族的身体逐渐处于亚健康状态,疲劳、失眠、肠胃不适等问题接踵而至。“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预防与调理。针对加班族的常见健康困扰,结合中医四季养生规律,我们整理出一套实用攻略,帮助大家在忙碌工作中守护身心健康。

认识加班族的“亚健康陷阱”

对加班族而言,长期高强度工作易打破身体的平衡状态。中医认为,这是“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的表现。熬夜加班会耗伤“阴液”,导致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坐不动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腰背酸痛、肢体乏力;饮食不规律则会损伤“脾胃功能”,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这些看似轻微的不适,若长期忽视,可能逐渐发展为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加班族更需重视“治未病”,通过四季养生及时调理身体,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

中医四季养生:加班族的“护命指南”

1.春季养生:疏肝解郁,唤醒活力

春季阳气生发,对应中医“肝”脏,加班族春季养生关键在“疏肝”。长期加班易生“肝气郁结”,出现情绪烦躁、焦虑等问题。日常可多做伸展运动,如晨起拉伸四肢、散步,促进阳气升发,改善久坐导致的气血不畅。饮食上宜吃清淡、助阳气的食物,如菠菜、韭菜、春笋,避免过多食用油腻、辛辣食物加重肝脏负担。睡前可按揉太冲穴,帮助舒缓肝气,缓解一天加班后的情绪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2.夏季养生:清热祛湿,护住脾胃

夏季炎热潮湿,加班族常因贪凉(如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或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中医认为,夏季养生需“清热祛湿、健脾和胃”。办公时注意避免空调直吹身体,可在腹部盖薄毯,防止“寒湿入侵”。饮食上可适量吃绿豆、冬瓜、薏米等清热祛湿的食物,加班时若需加餐,选择温热的粥品或糕点,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肠胃。午后可喝一杯陈皮茶,陈皮能理气健脾,帮助缓解久坐后的腹胀、消化不良,还能提神醒脑,改善午后困倦。

3.秋季养生:滋阴润燥,补足气血

秋季气候干燥,易“耗伤津液”,加班族常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疲劳加重等情况。中医强调秋季“滋阴润燥、补养气血”。日常需增加饮水量,可喝蜂蜜水、银耳汤,补充身体津液,缓解干燥。饮食上宜吃润肺滋阴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山药,加班晚餐可搭配红枣、枸杞煮粥,帮助补足气血,改善熬夜后的疲劳感。傍晚可适当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因长期待在空调房加重身体干燥,同时促进气血循环,缓解久坐带来的腰背不适。

4.冬季养生:温补散寒,养藏元气

冬季寒冷,阳气内敛,是“养藏”的关键时期。加班族若长期熬夜、保暖不当,易“耗伤元气”,导致免疫力下降。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颈部、腰部和脚部,办公时可穿保暖袜,避免寒气从脚部入侵;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改善睡眠。饮食上宜吃温补食物,如羊肉、牛肉、桂圆、核桃,为身体补充能量,抵御寒冷;加班时可喝生姜红枣茶,温暖身体,缓解疲劳。减少熬夜频率,尽量在23点前入睡,顺应冬季“养藏”规律,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元气,避免长期熬夜加重身体损耗。

日常养生:加班族的“长效守护”

加班族日常养生可从三方面入手,办公间隙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颈椎环绕、腰部扭转,按揉眼周穴位缓解眼疲劳;通过听轻音乐、深呼吸或周末外出放松调节心态,助力疏肝解郁;还需长期坚持养生,依四季调整方式,将晨起喝温水等融入日常,关注身体信号及时调理,以实现“治未病”。

结语

中医四季养生攻略为加班族提供了科学的“治未病”方法,从春季疏肝到冬季养藏,从饮食调理到日常护理,每一步都贴合加班族的生活场景。只要坚持遵循中医养生规律,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就能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身心平衡,远离亚健康困扰。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