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东霞  单位:桂林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69

“皮肤痒得睡不着,挠到破皮还是不解痒”“冬天一进被窝,浑身像有蚂蚁爬”……很多老年人被反复发作的皮肤瘙痒困扰,却常把它归结为“皮肤干燥”“年纪大了都这样”。事实上,持续的皮肤瘙痒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时,可能与糖尿病、肝胆疾病、肾病等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老年人皮肤瘙痒的3种常见疾病诱因,并给出科学应对建议。

糖尿病:血糖失控的“皮肤警报”

为何糖尿病会引起瘙痒?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会通过渗透作用排出更多水分,导致身体脱水、皮肤干燥。同时,高血糖会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引发神经性瘙痒(感觉像有蚂蚁在皮肤下爬)。此外,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皮肤易被真菌(如念珠菌)、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瘙痒。

糖尿病相关瘙痒的特点

部位:多见于四肢末端(如小腿、足部)、腹股沟、腋下等易出汗或摩擦的部位;

表现:皮肤干燥、脱屑,伴随针刺感、灼热感或麻木感;

伴随症状: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易疲劳(典型“三多一少”症状)。

如何应对?

控制血糖是根本:若瘙痒伴随糖尿病典型症状,需立即检测血糖(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能提示糖尿病)。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并调整饮食(少吃精制碳水、多吃蔬菜)。

皮肤护理要温和:避免用热水烫洗或用力搓澡,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如含尿素、甘油的产品),改善皮肤干燥。

警惕感染风险:若瘙痒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或渗液,可能是真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乳膏)。

肝胆疾病:胆汁淤积的“全身反应”

为何肝胆疾病会引起瘙痒?

肝脏是胆汁的“生产工厂”,胆囊是胆汁的“储存仓库”。当肝胆功能受损(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时,胆汁排泄不畅,血液中胆红素和胆汁酸水平升高。胆汁酸会沉积在皮肤下,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全身性瘙痒,尤其夜间加重。

肝胆疾病相关瘙痒的特点

部位:多从手掌、足底开始,逐渐蔓延至四肢、躯干,甚至全身;

表现:皮肤无原发性皮疹(如红斑、丘疹),但可能因抓挠出现抓痕、血痂;

伴随症状:皮肤发黄(黄疸)、尿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乏力、食欲减退、上腹疼痛(肝胆疾病典型表现)。

如何应对?

及时检查肝胆功能:若瘙痒伴随黄疸、尿黄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腹部B超或CT,排查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等疾病。

避免刺激皮肤: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洗澡水温不超过37℃,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沐浴露。

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根据病因用药(如肝炎需抗病毒治疗,胆结石需手术取石),胆汁酸水平下降后,瘙痒通常可缓解。

慢性肾病:毒素堆积的“皮肤信号”

为何慢性肾病会引起瘙痒?

肾脏是身体的“排毒器官”,当肾功能下降(如慢性肾炎、肾衰竭、尿毒症)时,体内磷、钙、镁等矿物质代谢紊乱,同时尿素、肌酐等毒素无法排出,会沉积在皮肤下,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顽固性瘙痒。此外,肾病患者常伴高磷血症,会进一步加重瘙痒。

慢性肾病相关瘙痒的特点

部位:多见于背部、手臂、腹部等皮肤较厚的部位,可能对称分布;

表现:皮肤干燥、粗糙,伴随“虫爬感”或“针刺感”,夜间加重。

结语

老年人皮肤瘙痒的诱因多样,单纯干燥引起的瘙痒通常通过保湿可缓解,但若伴随口渴、黄疸、夜尿增多等其他症状,或瘙痒持续超过2周、影响睡眠,需警惕糖尿病、肝胆疾病、慢性肾病等系统性疾病。记住:不盲目抓挠、不自行用药、不忽视伴随症状,是应对皮肤瘙痒的“三大原则”。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瘙痒问题,守护老年人健康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