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玲  单位:乐山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5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要按时服药、监测血压,但却常常忽略了一项重要的检查——心电图。为什么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做心电图呢?这背后隐藏着关乎心脏健康的重要奥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其中的缘由,警惕心脏损伤发出的信号。

高血压如何影响心脏

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正常血压范围一般为收缩压(高压)90-139mmHg,舒张压(低压)60-89mmHg,当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

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心脏就像一个超负荷工作的“泵”。为了克服血管内过高的压力,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心脏的左心室需要不断加大收缩力量。久而久之,左心室的心肌就会逐渐增厚,这种情况被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不仅会使心脏的结构发生改变,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的舒张和收缩能力下降。此外,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心脏的冠状动脉变窄、变硬,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增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心电图的神奇作用

心电图,全称为“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来反映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心脏在跳动时,会产生微弱的电流,这些电流会通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心电图就是利用特殊的仪器,将这些微弱的电流记录下来,并转化为波形图。

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节律和电压等信息,医生能够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不同的心脏问题在心电图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性表现。例如,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会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心肌梗死发生时,心电图会出现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典型表现;而心律失常在心电图上则会表现为心跳节律和频率的异常。

定期查心电图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心脏病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做心电图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心脏的细微变化。左心室肥厚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心室电压的改变、ST-T段的异常等表现,从而提示左心室肥厚的存在。早期发现左心室肥厚,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血压,延缓心脏病变的进展,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监测治疗效果。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服用降压药物,还可能需要采取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如果治疗有效,心脏的电活动和结构会逐渐趋于正常,心电图上的异常表现也会有所改善。反之,如果心电图上的异常持续存在或加重,说明当前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调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更换药物或调整治疗策略。

预防严重并发症。如前文所述,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定期做心电图能够及时捕捉到这些并发症的早期信号。例如,当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改变时,医生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对于心律失常,心电图更是诊断的“金标准”,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进行治疗,可以避免因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哪些心脏损伤信号需警惕

在心电图检查中,有一些常见的异常表现需要高血压患者格外警惕。当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且压低幅度≥0.1mV时,很可能提示心肌缺血;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也可能与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等有关;如果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或者P波与QRS波群的节律不一致等情况,则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此外,若发现左心室高电压、电轴左偏等表现,也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患者定期做心电图是守护心脏健康的重要举措。通过心电图检查,我们能够早期发现心脏损伤的信号,监测治疗效果,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心电图检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呵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