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俏莲  单位: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4

麻醉药品凭借特殊的药理作用,在临床治疗尤其是疼痛管理与手术麻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其具有成瘾性和潜在滥用风险,与普通药物存在本质区别。本文将深入解析麻醉药品的特性、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使用管理规范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助力护理人员筑牢安全防线。

麻醉药品的独特属性

药理作用机制。麻醉药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特定受体结合起效。如吗啡与μ-阿片受体结合,阻断痛觉传导实现镇痛,同时刺激大脑产生欣快感。但其机制也存在隐患,长期使用会改变生理机能,引发停药后的戒断反应,导致生理和心理双重依赖,例如术后长期使用吗啡的患者易产生药物依赖。

药品管理特殊性。麻醉药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全流程管控,从采购到使用全程跟进;专柜为防火防盗保险柜,双人双锁管理;专用账册详细记录购入、使用、结存数量;专用处方采用淡红色纸张,需规范填写患者信息与用药细节;专册登记患者用药时间、剂量及原因,确保全程可追溯。

法律责任界定。我国对麻醉药品实行严格法律管控,非法使用、贩卖均属违法,将受严惩。护理人员作为管理关键岗位,若存在未核对药品信息、私自挪用或虚假登记等违规行为,导致药品流失滥用,将面临行政处罚,严重者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近年已有护理人员因违规操作被吊销执业证书,甚至入狱。

护理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用药错误风险。麻醉药品剂量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剂量过大时,会严重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甚至引发呼吸骤停;剂量不足则无法有效达到麻醉或镇痛效果,影响治疗进程。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在执行医嘱前、中、后三次核对药品信息,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七个方面。

成瘾与滥用风险。部分患者由于疼痛耐受性较低,或者对麻醉药品缺乏正确认知,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度依赖,进而形成成瘾倾向。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行为表现,若发现患者频繁要求增加药量、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异常,或者对用药时间表现得异常关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患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麻醉药品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常伴随一系列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这是因为药物刺激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呼吸抑制会使患者呼吸变浅变慢,血氧饱和度下降;低血压则可能导致患者头晕、心慌等。护理人员在患者用药后,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麻醉药品的规范使用与管理

处方审核与调配。护理人员接收麻醉药品处方时需严格审核:核查淡红色专用处方格式规范性及患者信息完整性;确认医生签名真实性与处方资质;核对用药剂量是否符合不同患者群体的规定。调配时,按医嘱使用专用量具精准量取,完成后与另一护理人员双人核对,无误后发放,并在专用账册详细登记药品使用情况。

药品储存与保管。麻醉药品须存放于专用保险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储存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避光,且房间需配备监控。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保险柜状态(锁具、报警装置)及药品效期,及时处理临近失效药品。交接班时,双方应共同清点药品数量,核对账册记录,发现账物不符需立即核查并上报。

使用后残余药品处理。手术或治疗结束后,若存在残余麻醉药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处理过程需两名护理人员同时在场,相互监督。对于残余药液,要倒入下水道,并使用大量清水冲洗,确保药液完全清除;空安瓿等药品包装要进行回收登记,注明药品名称、数量、回收时间等信息,定期上交相关部门进行统一销毁,防止包装流入非法渠道,被不法分子利用。

结语

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是一项严谨且责任重大的工作,贯穿临床护理的各个环节。护理人员只有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才能真正守护好麻醉药品使用的安全防线,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服务,维护医疗行业的规范与秩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