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加雄  单位:英德市横石水镇卫生院 综合科  发布时间:2025-10-17
311

早上脖子僵,转不动,像被“焊”住了,坐久了腰酸胀,直起身要缓半天。很多人会选择贴膏药、揉一揉,但治标不治本,其实从中医角度,这些疼痛多是“经络堵、气血不通”导致,今天就教大家几个简单的中医疏通妙招,在家就能缓解不适。

为啥颈腰总疼

中医认为,颈腰是“经络枢纽、气血通道”,颈椎连接头部与躯干,腰椎支撑全身,督脉、膀胱经等重要经络在此分布,一旦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就会“不通则痛”。别忽视这些“堵”,初期是偶尔僵硬,久了可能成慢性疼痛,影响活动,早疏通很关键。而“堵”的原因多和生活习惯有关:

“久坐久站伤气血。”上班久坐8小时,低头看电脑、弯腰刷手机,颈腰长时间固定姿势,经络被“绷住”,气血流通变慢,疼痛自然找上门。

“受凉受潮阻经络。”夏天空调直吹颈腰、冬天穿露腰装,寒气湿气钻进经络,像给气血通道加了“冰碴子”,比如晨起脖子僵,常是夜间受凉导致。

“劳累过度耗气血。”搬重物、长时间做家务或突然剧烈运动,颈腰肌肉“超支”,中医称“劳伤筋骨”,局部经络气血不足,进而引发疼痛。

3个穴位按摩法

穴位是经络上的“关键开关”,按对穴位就能疏通经络,不用工具,手就能操作。

按“风池穴”解脖子僵——给颈椎“松螺丝”。

风池穴在脖子后、后脑勺下方凹陷处,左右各一,摸得到轻微凸起的骨头,凹陷就在旁边。按摩方法:双手指腹按在风池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揉1分钟,力度“酸胀不疼”即可。按的时候慢慢转头、深呼吸,每天2-3次,3天就能减轻脖子僵硬。

揉“肾俞穴”缓腰背痛——给腰背“充气血”。

肾俞穴在腰部腰眼处(系腰带向后找),左右距脊柱两指宽。中医认为“肾主骨”,按揉它能补肾气、通经络。按摩方法:双手握拳,用拳眼按在肾俞穴上下揉搓,力度由轻到重,每次2分钟,感觉腰部发热就好。睡前揉一揉,还能改善腰痛导致的睡眠差。

点“合谷穴”通全身——帮颈腰“减压力”。

合谷穴在虎口(食指和拇指间凹陷),是“万能止痛穴”,虽不在颈腰,却能通全身经络,缓解颈腰一起疼。按摩方法:拇指指腹按合谷穴,按3秒松1秒,重复10次换手,有酸胀感是正常的,每天1次,能帮颈腰减压。

经络拉伸术颈腰更灵活

拉伸能让颈腰经络“舒展开”,适合久坐久站的人,动作简单易操作。

颈椎“写米字”——给颈椎“做体操”。

颈椎长时间不动易僵,“写米字”能让颈椎多方向活动。做法:坐直放松,下巴代替笔尖写“米”字:先横(头左右移)、再竖(头上下点)、再撇捺(头向左右下倾斜)、最后两点一横(头顺逆时针各转半圈)。每个笔画要慢,幅度以不疼为宜,每天2遍,颈椎更灵活。

腰背“猫式伸展”——给腰椎“松绑”。

久坐腰背紧绷,“猫式伸展”能拉伸肌肉、通膀胱经。做法:趴在床或瑜伽垫上,双手与肩同宽撑地,抬起上半身,抬头看前方,腰部下沉,保持5秒;再放下上半身,低头拱背,像猫一样弓起背部,保持5秒。重复10次,抬时吸气、放时呼气,腰背更放松。

靠墙“站军姿”——帮颈腰“正姿势”。

含胸驼背、头前倾易致颈腰疼痛,靠墙站能调整姿势,让经络归“正位”。做法:后背贴墙,脚后跟、臀部、肩膀、后脑勺贴紧墙面,双手下垂,平视前方,保持1分钟,逐渐增加到3分钟,每天2次,还能改善体态。

3个避坑要点

缓解颈腰疼痛时,很多人会犯错,反而加重经络堵塞,记住这3点:

不能盲目贴膏药,膏药虽能暂时止痛,但可能加重湿气或导致过敏。

不要用力揉按疼痛点。用力揉按痛点可能损伤肌肉,应“绕开痛点揉周围”,比如脖子疼先揉风池穴、肩膀,再慢慢靠近痛点。

“别忽视日常保暖”。经络怕寒怕湿,夏天空调别直吹颈腰;冬天穿高领衣和护腰。做好保暖比疼了再疏通更管用,这是中医“预防大于治疗”的道理。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