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及时的救治、科学的护理和系统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能够显著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后遗症。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要点1.急性期护理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48小时)是救治的关键时期,护理重点在于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需侧卧以防误吸,必要时进行吸痰或气管插管。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加重脑损伤。
预防压疮: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减少局部受压。
控制血糖和体温:高血糖和发热会加重脑损伤,需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胰岛素治疗或物理降温)。
2.恢复期护理度过危险期后,护理重点转向功能恢复和并发症预防。
饮食管理: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食物性状(如糊状或软食),必要时采用鼻饲管喂养。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预防再次卒中。
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卧床患者需穿戴弹力袜,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家属应多陪伴、鼓励,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脑卒中康复指导康复训练是改善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核心手段,应尽早开始(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并坚持长期进行。
1.运动功能康复床上训练(早期):关节被动活动:家属或治疗师帮助患者活动四肢,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翻身、坐起训练:逐步从卧位过渡到坐位,提高躯干控制能力。
步行训练(中期):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助行器或拐杖练习站立、平衡和步行。针对偏瘫患者,可采用“减重步行训练”降低跌倒风险。
精细动作训练(后期):练习抓握、捏取小物体(如积木、硬币),改善手部功能。
2.语言康复
约3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失语症或构音障碍),需进行针对性训练:
听理解训练:通过图片、实物帮助患者理解语言。
发音练习:从单字、单词到短句逐步恢复口语能力。
阅读和书写训练:鼓励患者读报、写字,刺激语言中枢恢复。
3.吞咽功能康复吞咽训练:练习空吞咽、咳嗽训练,减少误吸风险。采用冷刺激(冰棒触碰咽喉)提高吞咽反射灵敏度。调整进食方式:选择稠粥、果泥等易吞咽食物,避免流质(如水、汤)。
4. 记忆力训练通过拼图、记忆卡片游戏改善认知功能。5.情绪管理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必要时辅以抗抑郁药物。
家庭护理与长期管理1.家庭环境改造:移除家中障碍物,安装扶手、防滑垫,降低跌倒风险。使用辅助器具(如轮椅、洗澡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定期随访与用药管理: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降压药或降脂药,切勿自行停药。定期复查血压、血脂、颈动脉超声等,预防复发。3.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控制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者需严格监测指标。结语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科学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尽管挑战重重,但许多患者通过坚持锻炼和积极治疗,最终重获独立生活的能力。希望本文能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提供实用指导,助力康复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