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良  单位:梅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3
2734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发病率持续上升,越来越多孩子在不应“绽放”的年龄提前进入青春期。性早熟不仅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还可能带来心理困扰与健康隐患。家长和社会应高度重视,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心理引导等方面着手,科学防治,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节奏。让每一朵生命之花,都在最恰当的时候悄然绽放。

什么是性早熟?为何令人担忧?

性早熟是指儿童在不应该进入青春期的年纪,就出现了第二性征发育的情况,女童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之前睾丸增大,声音变粗,开始生长阴毛等。性早熟被分为中枢性以及外周性,其中中枢性性早熟更为常见。

性早熟表面上看起来是“发育快”,但实际上暗藏风险。其一性早熟会致使骨骺提前闭合,孩子早期身高较高,可最终成人后的身高或许会比较矮,其二过早处于青春期激素环境中,可能会对心理造成冲击,引发焦虑、自卑、性别困惑等诸多问题,另外性早熟也可能是某些内分泌或脑部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鉴别诊断。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在城市女童中更为多见,这和饮食习惯、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科学认识性早熟的本质与影响,能帮助家长尽早发现、尽早干预,避免出现“花未开而先凋”的遗憾。

诱发性早熟的常见因素,不可忽视的“催熟剂”

性早熟的出现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存在关联,不少看似并无危害的生活习惯或许正在不知不觉中“催熟”孩子,首先是饮食方面的因素,像经常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或者禽肉,这很容易使得脂肪增多,对激素水平产生影响,提前激活性腺轴,含糖饮料、炸鸡、蛋糕这类“垃圾食品”不只是会引发肥胖,还可能影响激素分泌。

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一些塑料制品、化妆品、香氛类产品当中含有“环境雌激素”,可借助皮肤或者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部,对儿童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除此之外,长时间使用含有激素的外用药物,比如不恰当使用激素软膏来治疗湿疹,也有可能致使体内激素出现紊乱。

心理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同样有着关键影响。长时间观看成人影视内容、使用网络社交软件、睡眠不足、缺乏运动,这些都会打乱儿童正常的生理节律,造成内分泌紊乱。家长需要从根源上控制“催熟剂”的摄入,保持饮食清淡、生活规律、用药谨慎,为孩子打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科学防治,从家庭教育到专业干预

性早熟一旦出现,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以及让家庭产生焦虑,预防比治疗更关键,家长需要留意孩子身体的变化,比如女孩有没有过早出现乳房发育、阴毛生长的情况,男孩有没有睾丸增大、声音变粗等状况,一旦发现有异常,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内分泌专科就诊,借助骨龄检测、性激素水平检查、B超或者颅脑磁共振等方法明确病因,判断是不是性早熟。

在治疗方面,对于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医生可考虑使用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开展药物治疗,抑制性腺轴的异常激活,以此延缓青春期进程,保护最终身高以及心理发育,同时还要针对诱因进行干预,像减肥、改善饮食、避免接触激素类产品等。

家庭的支持与理解也很关键,父母不应以异样的目光看待孩子身体的变化,要重视亲子沟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以及正确的引导。学校和社会也应当加强青春期教育,让儿童在适龄阶段明白身体变化,建立健康的身体意识和性认知。

性早熟并非仅仅是“发育快”的外在呈现,其实质是身体正常的节律被打乱而发出的信号,及时识别、科学地展开干预以及进行合理引导,这对于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家庭的关爱、专业层面的医疗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构筑起一道预防性早熟的健康防线。让我们一同关注儿童的发育状况,帮助他们以自然的方式成长、健康地绽放光彩,在未来人生的起跑线上赢得先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