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楚雄  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慈云中医院 外科  发布时间:2025-10-14
121

酒足饭饱后突然出现上腹痛,很多人会以为是“吃撑了”或“胃病犯了”,忍一忍、吃点胃药就会好。但如果疼痛像刀绞一样剧烈,还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发烧,那可能不是普通肠胃问题,而是可能致命的急性胰腺炎发出的“求救信号”。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突然发生炎症的急症,简单来说,就是胰腺这个“消化器官”出了故障,原本用来消化食物的胰液,反过头来“消化”自身,导致胰腺水肿、坏死,严重时会引发休克、多器官衰竭。数据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可达15%~30%,而暴饮暴食和大量饮酒,正是诱发它的“头号杀手”。

为什么吃太多会引发急性胰腺炎?当我们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喝太多酒时,身体会让胰腺分泌大量胰液来消化这些食物。如果胰液分泌过快、过多,排出通道被堵塞,胰液就会在胰腺内部积聚,激活其中的消化酶,像“化学武器”一样破坏胰腺细胞,引发剧烈炎症和疼痛。这种疼痛通常集中在中上腹,可能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或前倾身体时会稍微缓解,和普通胃痛有明显区别。

除了腹痛,急性胰腺炎还有两个典型信号:一是恶心呕吐,吐出的多是刚吃的食物,吐完后腹痛也不会减轻;二是发烧,炎症反应会让体温升高,严重时可能达到39℃以上。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在暴饮暴食或饮酒后,一定要立即就医,通过血液检查(看血淀粉酶、脂肪酶是否升高)和腹部CT就能确诊,越早治疗,越能降低胰腺坏死、感染的风险。

预防急性胰腺炎其实很简单,关键就在“管住嘴”:首先,避免一次性吃太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比如一顿吃好几块肥肉、大量海鲜,或连续吃油炸食品;其次,控制饮酒量,不要空腹喝酒,也不要短时间内喝大量烈酒;最后,有胆结石、高脂血症的人群要格外注意,这些疾病会增加胰液排出的难度,更易诱发胰腺炎,需定期检查、积极控制基础病。

别把“吃撑后的腹痛”不当回事,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速度快、危险程度高,及时识别症状、尽早就医,才能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守住健康底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