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尘肺概念及职业暴露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见于矿山开采、水泥制造、建筑施工、采石场与石料加工、石英打磨等粉尘暴露行业。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
二、尘肺康复的重要性
尘肺目前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让患者尽可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尘肺康复方法
(一)运动康复
1.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 2 倍左右。每天练习 3 - 4 次,每次 10 - 15 分钟,能提高气道内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
•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将双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部凸出;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可逐渐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有助于增加呼吸肌力量,提高肺活量。
2.有氧运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 60 分钟,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出现明显疲劳、气短为宜,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力。
(二)营养支持
尘肺患者因呼吸功能受损,能量消耗增加,需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饮食应遵循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原则。例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橙子、苹果等,补充维生素 A、C 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肺部负担。同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
(三)心理干预
尘肺是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康复效果。家属和亲人应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和陪伴,倾听其内心感受;鼓励患者参加尘肺康复训练,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心态,配合康复治疗。
(四)氧疗
对于病情较重、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是重要的康复措施。一般采用低流量(2——3升)吸氧,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 15 小时,可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恶化。
(五)排痰护理
有效的排痰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风险。患者可采用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使痰液流向大气道便于咳出;也可通过体位拍背辅助排痰,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有节奏地拍打患者背部,促使痰液松动排出;必要时可使用祛痰药物或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疫苗接种:每年10月中旬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规范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通过疫苗接种达到被动免疫,从而减少肺部感染或加重尘肺病风险。
四、尘肺康复注意事项
1.康复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并定期评估调整。
2.患者要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坚持治疗,不能随意中断。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定期复查肺功能、胸部影像等,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戒烟戒酒,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和有害粉尘,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病情急性加重的风险。
尘肺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康复方法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能帮助尘肺患者减轻痛苦,重获健康生活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