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灵军  单位:邵阳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8
1274

结肠息肉是一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肠道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病程延长,可逐渐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那么什么是结肠息肉呢?引发结肠息肉的因素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便来仔细讲一讲。

何为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生长在结肠黏膜层的一种隆起性病变,通俗来讲,就是结肠内壁上鼓起来的一个或多个小肉疙瘩。    

引起结肠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结肠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结肠疾病病史者更容易发病,可能与肠道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常见类型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与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两种。2)饮食习惯:通常来说,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会使机体的胆汁分泌增加,过多的胆汁会刺激肠黏膜,引起其损伤,故容易产生肠息肉;长期摄入低膳食纤维食物,会影响胃肠蠕动,延长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使肠黏膜与有害物质接触机会增加,故容易引发肠息肉;摄入添加剂过多的食物,也会引起肠道内环境改变,增加息肉风险。3)便秘:经常便秘会使食物长时间聚集在肠道内,反复刺激肠黏膜,引起肠黏膜急性生长,故可引发肠息肉。4)炎症刺激:当患有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后,会对患者的结肠黏膜产生损伤,且长期发炎会增加细胞增生与修复过程异常几率,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息肉发病风险。5)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酒精与尼古丁长期刺激肠道,引起肠道黏膜发生改变,故会增加息肉发病风险;长期缺少体育锻炼,容易出现超重情况,且活动量少,胃肠蠕动减慢,也会引起息肉发病。6)高龄:年龄≥50岁也是引起结肠息肉的危险因素,因老年人年龄较高,机体修复能力下降,在肠黏膜上皮细胞遭受损伤后,极易发生异常增生,故而引发结肠息肉。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结肠息肉发生呢?

    日常生活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种:1)存在结肠疾病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要定期入院检查,以争取早期发现并干预,提高预后效果。2)改变膳食结构,增加新鲜瓜果蔬菜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玉米、燕麦、蚕豆、芹菜、黄瓜、韭菜、香蕉、苹果、猕猴桃等,保证营养物质摄入均衡;限制红肉与加工肉类(火腿、香肠)摄入,减少腌制食物(泡菜、酸菜)摄入,避免影响肠道环境,降低息肉发病风险。3)培养规律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如厕,且如厕期间不玩手机,集中注意力,尽量在5min内完成如厕。4)身患结肠炎症性疾病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进展,促进炎症消退,减少其对结肠黏膜的刺激与损伤,避免息肉产生。5)改变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肠道抵御力;戒烟、戒酒,减少相关成分对肠道的影响,降低结肠息肉发病风险;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周进行5次体育锻炼,如打羽毛球、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等,每次30min,以此加快机体代谢,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同时,也可增强人们身体素质,维持理想的体重,尽可能预防结肠息肉发生。6)高龄人群需定期入院健康体检,通过肠镜检查辅助判断有无患病,及时有效处理,降低结肠息肉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结肠息肉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了解相关致病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叙述了结肠息肉的定义,简单罗列的结肠息肉的发病危险因素,让人们了解掌握,合理规避息肉形成与成长的推手,尽可能降低结肠息肉发病风险,守护人们的肠道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