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庆  单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48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体中的常见慢性病,硝苯地平与缬沙坦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很多老人需要长期服用以控制血压稳定。长期用药期间若忽视监测,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血压监测:降压的“核心标尺”

无论吃硝苯地平还是缬沙坦,血压监测都是“头等大事”,目的是看药物是否真的把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同时避免降得过低。

在家监测的正确方式:老人在家监测时,建议选每天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没吃早餐、没吃药前)和晚上睡前,每次测2-3遍,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记录。准备一个专用的血压记录本,标注测量时间、数值和当天身体状态(如是否头晕、睡眠如何),方便医生后续调整用药。

血压控制目标与风险预警:正常情况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是低于140/90mmHg,若合并糖尿病、肾病等,目标可能更严格(需遵医嘱)。要特别注意:硝苯地平普通片降压速度快,部分老人可能出现血压骤降,若监测时发现收缩压低于110mmHg,或出现头晕、眼前发黑,要及时告知医生调整剂量;缬沙坦降压相对平稳,但长期服用也需警惕血压“偷偷降太低”,尤其换季或调整用药时,需增加监测频率。

两种药各有“重点关注项”

硝苯地平与缬沙坦的作用机制不同,长期服用时需监测的“专属指标”也不一样,漏查可能错过早期风险信号。

吃硝苯地平:重点盯“心率”和“下肢”

硝苯地平通过扩张血管降压,可能对心率和下肢循环产生影响,需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部分老人服用硝苯地平后会出现反射性心跳加快,长期心率过快(比如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钟)会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每次测血压时顺便数心率,若连续3天心率偏快,别自己加用减慢心率的药,先找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硝苯地平的剂量或类型。

硝苯地平可能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脚踝、小腿水肿,尤其是久坐或久站后更明显。老人每天晚上睡前可以摸一摸脚踝,用手指轻轻按压5秒后松开,若发现按压处有凹陷、超过10秒不恢复,或走路时腿发沉、酸胀,要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要搭配利尿剂缓解,或调整用药方案。

吃缬沙坦:别忘查“血钾”和“肾功能”

缬沙坦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可能影响钾离子排泄和肾脏代谢,需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缬沙坦可能减少肾脏对钾的排泄,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钾升高。轻度升高可能没明显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手脚无力、心慌、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查一次血钾,若平时爱吃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高钾食物,或同时吃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查血钾的频率要更勤。

缬沙坦主要通过肾脏代谢,虽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但肾功能本身不好的老人,长期用药仍需监测肾功能。建议每3-6个月查一次血肌酐、尿素氮,若发现指标异常升高,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剂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这些“小不适”可能是用药信号

常见不良反应的识别:比如吃硝苯地平后若出现面部发红、头痛(多为太阳穴处胀痛)、牙龈增生(牙龈肿、刷牙时出血),或吃缬沙坦后出现头晕(起身时明显)、干咳(无痰、夜间或清晨加重),别觉得“忍忍就过去”。这些症状可能是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早期告知医生,可能通过调整剂量、更换剂型(如硝苯地平换控释片),或搭配其他药物(如干咳可遵医嘱用止咳药)缓解,不用硬扛着影响生活质量。

用药依从性与特殊情况处理:老人记忆力可能不好,若发现近期经常忘记吃药(如漏服超过2次/周),或吃了药后血压还是波动大(比如一天内收缩压相差超过20mmHg),除了加强血压监测,也要和医生沟通。医生可能会简化用药方案(比如选一天吃一次的长效药),或建议用分装药盒(按早中晚分好药片)、设置手机闹钟帮助提醒,避免因漏服影响降压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