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亚楼  单位: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8
533

凌晨两点,窗外万籁俱寂,卧室里的你却辗转反侧,数羊、听音乐、喝牛奶,各种方法都试过,可眼睛依旧瞪得像铜铃。长期失眠不仅让人白天精神萎靡,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在对抗失眠这场持久战中,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疗法,帮助无数失眠者重获优质睡眠。

中医认为,失眠,又称“不寐”,其根本在于阴阳失调、营卫失和。《黄帝内经》中就提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当人体阴阳平衡被打破,阳不入阴,便会导致失眠。而造成阴阳失调的原因复杂多样,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都可能成为失眠的诱因。比如,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使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扰动心神,进而影响睡眠;晚餐过饱或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胃气失和,出现“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情况。

针对失眠的不同病因和个体差异,中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理方法。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辨证施治,开出个性化的药方。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常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解郁安神;心脾两虚型失眠,以归脾汤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阴虚火旺型失眠,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这些经典方剂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对改善失眠症状有着显著效果。

除了中药,中医的外治疗法也在助眠方面独具优势。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安神助眠的目的。常见的穴位如神门穴,是心经原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百会穴位于巅顶,能醒脑开窍、升阳固脱。艾灸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神阙、涌泉等穴位,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镇静安神的功效。

中医的推拿按摩同样有助于缓解失眠。睡前进行头部按摩,用手指从前额向后脑轻轻梳理头皮,或点按太阳穴、风池穴等,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放松神经;足部按摩可刺激涌泉穴等反射区,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睡眠质量。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节对睡眠的重要性。通过修身养性,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调节气息,舒缓身心,从根源上改善失眠问题。

中医调理失眠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入手,改善脏腑功能,调和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治愈失眠的目的。它不仅能有效缓解失眠症状,还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失眠的复发。如果你正饱受失眠困扰,不妨试试中医的方法,找回那久违的香甜美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