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这个看似熟悉却又暗藏危机的疾病,正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居家环境既是避风港,也可能藏着诱发哮喘发作的 “隐形杀手”。掌握科学的居家防护与应急处理方法,是守护呼吸顺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接下来,就带大家解锁这份居家防护与应急处理全指南。
一、了解哮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这些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皮屑)、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情绪波动、剧烈运动等。只有清楚了解哮喘的特点和诱发因素,才能在居家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
二、居家防护:打造专属 “呼吸安全屋”
(一)环境管理
除尘防螨:尘螨是室内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定期使用除螨仪清洁床垫、枕头、沙发等寝具和家具;每周用 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上用品;尽量避免使用地毯、厚重窗帘,选择易清洁的百叶窗。
控制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 40%-60% 之间,过于潮湿容易滋生霉菌,过于干燥则会刺激呼吸道。可使用湿度计监测,搭配加湿器或除湿器调节。
空气净化:在雾霾天、花粉季,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网。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安装新风系统,引入经过净化的新鲜空气。
(二)宠物管理
如果对宠物毛发、皮屑过敏,应尽量避免饲养宠物。若家中已养宠物,不要让宠物进入卧室,定期给宠物洗澡、梳理毛发,减少过敏原在家中扩散。
(三)个人防护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季节交替时,避免受凉引发呼吸道感染。
适度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前做好热身,必要时提前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预防运动诱发哮喘发作。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身体免疫力。
(四)情绪调节
情绪波动也可能诱发哮喘。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平和心态。家人也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三、应急处理:关键时刻的 “救命宝典”
尽管做好了全面防护,哮喘仍可能突然发作。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一)识别发作信号
当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加重、咳嗽频繁、胸闷等症状,且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后无法缓解时,就需要警惕哮喘急性发作。
(二)药物使用
急救药物:随身携带短效 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发作时立即取出气雾剂,摇匀后,在深呼气末将喷嘴置于口腔前,双唇包住喷嘴,按压阀门,同时深吸气,屏气约 5-10 秒,然后缓慢呼气,必要时可每 20 分钟重复使用 1 次,但 1 小时内最多使用 3 次。
吸入技巧:很多患者因吸入方法不正确,影响药物疗效。正确的吸入方法是保证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或向医生请教。
(三)及时就医
若使用急救药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迅速加重,出现端坐呼吸、口唇发紫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就诊。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保持冷静,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平躺,以减轻呼吸困难。
四、日常监测:防患于未然
哮喘患者应定期记录哮喘日记,内容包括症状发作情况、用药情况、活动情况等,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还可以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并记录数据。如果峰流速值明显下降,可能预示哮喘即将发作,需及时采取措施。
哮喘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的居家防护、正确的应急处理和规范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让患者能够自由呼吸、享受生活。希望这份指南能成为哮喘患者居家生活的 “贴心助手”,也呼吁家人和社会给予哮喘患者更多理解与关爱,共同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