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赖兵  单位:洪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1
1165

当肥胖问题已成为我国各年龄阶段人群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时,当今社会,人们也已逐渐树立和完善体重管理的基础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体重反弹、运动损伤以及尝试多种方法后体重仍不下降等。这些问题可能与一些普遍的认知误区有关,也可能与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细节有关。下文将围绕体重管理的正确方法与知识进行讲解。

常见的认知误区

在正式开始体重管理之前,我们首先要纠正以往认知中的一些误区,例如将“瘦”与“健康”划等号。其实,体重这个数字并非健康的唯一衡量标准,具体需要结合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有些人群体重正常,但存在内脏脂肪超标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的健康风险其实更高。

在运动减脂的过程中,出汗也并不等于燃脂,事实上运动不是蒸桑拿,出汗只是反映了人体水分的流失,过度追求大量出汗反而可能引发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健康问题。

不同人群的管理策略

并非所有人都适用同一套体重管理策略,针对不同人群、年龄阶段甚至性别,具体的策略方法应有所不同。首先,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相比于减轻体重,身高的增长更为重要。需要首先保证身高正常增长,在此基础上适当延缓体重的增长速度,绝不能单一控制体重。因此,青少年儿童一定不能依靠盲目节食减重,以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正确的做法是每天进行1小时左右的中高强度运动,例如游泳、跳绳、球类运动等,同时日常饮食需要限制含糖饮料,各类零食也要合理控制。

对于青年、中年人群来说,在进行体重管理的同时,也需要重视代谢功能。如果因方法错误导致肌肉量大量流失,就可能造成代谢功能损伤,反而引发健康问题、导致体重反弹。因此,建议该年龄阶段的人群通过合理规划三餐,在保证健康营养摄入比例的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如每周进行5次左右、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配合每周2次的抗阻力训练,以科学健康的方式减重。

对于老年人群而言,相比于减重,更需要关注安全与健康。减重必须以健康为前提,保持充足的肌肉量和骨量。减重过程应循序渐进,切忌快速,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靠墙静蹲等低强度的运动,同时要保证每天的蛋白质摄入不低于1.2g/kg。

科学监测同样重要

在减重之前,人们需要首先学会如何正确记录、监测身体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²(m),应将BMI值稳定在18.5-23.9kg/m²的范围内。同时,男性腰围应控制在85cm以下,女性则应≤80cm,这是目前各类健康指南推荐的参考范围。

饮食管理

如何饮食是体重管理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树立平衡膳食的观念,因为均衡的营养配比是健康安全减重的基础。可以学习“123法则”:“1”个餐盘,即一半深色蔬菜、四分之一优质蛋白质、四分之一全谷物;“2”个拳头,指每天水果摄入量不超过200克(约一个苹果大小),且高糖水果尽量在白天食用;“3”个少加,指每日盐摄入量<5克、油25-30克、糖<25克。

饮食习惯也是体重管理的重要辅助,建议人们养成慢吃、早吃、巧吃的行为习惯,慢吃是指每口食物都咀嚼25下,能够有效延长进餐时间,“早吃”指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巧吃”指用香料等不含油盐的天然调料替代加工调味品,既不损失风味,又更加健康。

科学运动

运动是体重管理的另一重要环节,可分为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两部分。有氧运动是“燃烧”脂肪的主要方式之一,建议无特殊疾病的普通人群每周进行5次左右、每次30-45分钟的有氧训练。抗阻力训练则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帮手,建议每周进行2-3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体重管理,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并采用安全、循序渐进的方法。快速减重等错误方法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果本身患有疾病,务必先遵从医嘱治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进行体重管理。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