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在中医理论上,肝主疏泄、藏血,其功能与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输布、脾胃运化、情绪调节、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女子排卵及男子排精等健康状态存在密切联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肝脏主气血运行等功能下降,渐致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情况,反映在皮肤上则表现为色斑、暗沉,体现在身体上则是常见疲惫乏力、情绪波动及夜寐不安等。而养成肝脏喜欢的习惯,不仅可以让肝脏保持年轻活力,而且还能够从内而外地滋养身心,延缓衰老,容颜常驻。现在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医养肝小知识。
一、规律作息,顺应天时养肝血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流注不已,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由于人体气血按照一日十二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地流注于经脉之中,而人体的功能也随着时辰转换发生周期性变化。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血液会回流到肝脏,进行自我调养和修复。如果长时间熬夜,错过养肝血的黄金阶段,就会导致肝血亏虚,出现失眠多梦、指甲脆弱、眼睛干涩等症状,长时间肝脏功能受损,会加快衰老脚步。
想要养肝就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让肝脏得到休养生息,补充气血。清晨则要早起,阳气升发,此时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以舒展肝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让肝脏得到充分的调养,气血充盈人的精神状态和外在容颜会焕然一新。
二、饮食有节,均衡膳食护肝脏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更好地养肝。肝脏喜欢绿色食物,像青苹果、西兰花、菠菜等富含叶绿素的食物,可以促进肝气循环,缓解肝郁。肝脏作为代谢器官需要优质蛋白质来维持正常的功能,像豆类、鱼类、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可以更好地修复肝脏细胞,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但是肝脏也有讨厌的食物,像高糖、高脂、高油食物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引发脂肪肝。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日常饮食应该清淡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另外,要适当的食用决明子、菊花、枸杞等养肝茶饮,也能够起到滋养肝脏、清肝明目效果。
三、情志舒畅,心平气和疏肝气
中医常说“怒伤肝”,不良的情绪会对肝脏产生严重影响,长时间处在抑郁、焦虑、愤怒的不良情绪当中,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出现食欲缺乏、胸胁胀痛症状。而保持心情愉快,可以促使肝气顺畅流通。
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通过冥想、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释放。培养兴趣爱好,像园艺、绘画、书法等,在修身养性的期间让心情平静。
四、适度运动,动静结合强肝体
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肝脏功能。瑜伽、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帮助肝脏排出毒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方法,动作舒缓,可以调节气息,发挥疏肝理气功效。
五、穴位按摩,刺激经络助肝养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和脏腑相互关联,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肝脏功能。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有平肝熄风、疏肝理气功效。每天用拇指按揉太冲穴3~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肝气郁结,改善情绪。
另外,期门穴也是养肝的重要穴位,它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按摩此穴位可以促进肝脏气血运行,缓解胸胁胀痛。睡前平卧,双手重叠,按在气门穴上,顺时针轻轻按揉,每次10~15分钟,长时间坚持可以发挥养肝护肝功效。
总之,日常养护肝脏,避免熬夜,减轻其代谢负担;及时调节情绪、适度运动能让肝脏在平和的内环境中保持疏泄功能的顺畅,精准穴位按摩为肝脏健康增添助力。坚持这些良好习惯,可以让肝脏保持年轻活力,延缓衰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