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5高血压,常常被称为“无声杀手”的慢性疾病,初期可能毫无症状,却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我们的心、脑、肾、眼等关键器官,大大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的风险。然而,令人振奋的是,高血压并非不可战胜!除了医生的专业治疗,自我管理是控制血压、守护健康的关键力量。
知己知彼:认识您的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简单说,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为什么管理至关重要?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硬化、狭窄,导致:心脏方面,如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大脑方面,如脑卒中、血管性痴呆;肾脏方面,如肾功能损害,甚至肾衰竭;眼睛方面,如视网膜病变。
自我监测
为何重要?反映真实血压: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在医院紧张导致血压升高)或“隐匿性高血压”(在医院正常,在家却高)。
评估降压效果:直观了解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的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早发现血压波动或控制不佳,及时就医调整。
正确测量方法:
1.安静: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喝咖啡/浓茶、剧烈运动和进食。静坐休息至少5分钟。
2.姿势:坐姿,背部挺直有依靠,双脚平放地面。裸露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高度。袖带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
3.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4.时间: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如早晨起床后(服药前、排尿后、早餐前)和晚上睡前。
5.次数:每次测量连续测2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差异大(>5mmHg),测第三次,取后两次平均值。
6.记录:包括日期、时间、血压值、心率。可使用笔记本、手机APP或专用记录表,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目标值:家庭血压通常比诊室血压低约5mmHg。一般家庭自测血压目标值应<135/85mmHg,具体请遵医嘱。
生活干预:降压的“天然良药”
1.健康饮食:给血管“减负”
饮食模式:强调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选择瘦肉、禽肉、鱼、豆类;限制饱和脂肪、胆固醇;减少红肉、含糖饮料。
严格限盐:这是重中之重!目标:每日食盐摄入量<5克(约一啤酒瓶盖)。警惕“隐形盐”:酱油、蚝油、味精、腐乳等。逐渐适应清淡口味。
增加钾摄入:钾能对抗钠的升压作用。多吃香蕉、橙子、土豆、红薯等。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减重5-10公斤,血压也能明显下降!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相结合,循序渐进。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显著升高血压。建议男性每日酒精量<25克(约啤酒750ml/葡萄酒250ml/高度白酒50ml),女性<15克。最好戒酒。
2.规律运动:让血管“年轻”
好处:直接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减轻体重,缓解压力。
类型: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结合力量训练(如举哑铃)效果更佳。
频率与强度: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也可分次进行(如每次10分钟)。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立即升高血压,长期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戒烟是改善心血管健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4.管理压力: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培养兴趣爱好(阅读、音乐等);练习放松技巧(深呼吸、瑜伽、太极拳);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学会倾诉和寻求社会支持。
药物治疗:重要的“助力器”
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按医嘱服用药物是血压达标的核心!不可自行停药、减量或换药,即使血压已正常(那是药物在起作用)。
了解您的药物:了解所服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长期坚持:高血压是慢性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和管理。把吃药当作刷牙洗脸一样的日常习惯。
定期复诊: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评估血压控制情况、药物效果及副作用、靶器官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持之以恒:管理是场“马拉松”
保持积极心态:接受现实,积极面对。每一次正确的测量、每一顿健康的饮食、每一步坚持的运动,都是您为健康添砖加瓦。
建立支持系统:告知家人和朋友您的情况,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克服困难:遇到瓶颈(如血压波动、减重停滞)或生活事件干扰时,不要灰心。分析原因,寻求专业帮助。
结语
亲爱的朋友,高血压固然是健康的挑战,但它更是一个自我健康管理的新起点。掌握科学的自我监测方法、坚定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遵循药物治疗方案,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久的毅力,您完全有能力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享受更长久、更有活力的健康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