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疮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肛门疾病,其发病率比较高,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部分比较严重的痔疮患者,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而术后的护理效果还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那么在痔疮手术做完之后,需要做好哪些护理,并注意哪些事项呢?本文主要就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疼痛护理
在痔疮手术结束后,因为肛门中填塞有敷料以及手术切口的影响,患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在疼痛轻微的情况下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可以通过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在疼痛感比较强烈的情况下,术后1~2天可以选择镇痛类药物处理。此外,在痔疮手术后可以通过冰袋对创伤部位进行冰敷,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除此之外,通过药物外用熏洗与艾条熏灸也能实现疼痛感的有效缓解,这一方法还能对肛门的外周皮肤产生一定刺激,促进区域血液循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不仅能减少痔疮术后的疼痛感,还能预防术后肛门水肿或者出血等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效果。
饮食护理
痔疮手术之后对患者的饮食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患者可以食用少量的半流质类食物来摄入充足的营养。需要注意的是,术后要尽可能避免对奶制品与豆类食品的食用,减少术后胃肠胀气等问题的发生。
术后为了避免痔疮疾病的反复发作,患者还需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芹菜和小白菜等。在主食方面要增加粗粮的摄入,在促进肠道蠕动的基础上,避免便秘情况发生,对于痔疮的预防也有着积极意义。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对辛辣类食物的摄入,这也是预防痔疮复发的重要注意事项。
预防尿潴留
在痔疮手术结束后的24h内,患者需要每隔4~6小时进行一次排尿。尤其是对部分手术中进行骶管麻醉的患者,术后还需要增加饮水量,来促进患者的定时排尿。主要是因为在骶管麻醉后的几个小时内,排尿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在没有及时排尿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因此在对痔疮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要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尿潴留的风险。如果发现在术后6~8h依旧没有排尿的情况,而且在下腹部存在着胀痛问题时,就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尿潴留的情况,并且可以通过热敷处理的方式,促使患者尽快进行排尿。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导尿管辅助排尿。
创口护理
在痔疮手术结束之后,患者还需要保持平躺一段时间,来减轻腹腔压力,避免手术创伤部位在外部因素下出现创面出血。为避免创伤部位水肿,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做好创面的清洁工作,定期进行药物更换,减少创口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排便方法,在排便过程中不得出现用力过大或者久坐久蹲的情况,减少用力过大对创口造成的刺激。
按时用药
在痔疮手术结束之后,要按时服用止血类药物与消炎类药物,保障创口的快速愈合,并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在治疗后要对伤口进行常规消毒,一般消毒处理时间保持在3~5天,如果伤口的炎症比较严重时,常规消毒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至5~7天,预防伤口感染、糜烂或者发炎等并发症,促进手术创面的快速愈合。
心理护理
痔疮疾病容易反复发作,而且自身病程时间比较长,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较多不良心理,对后续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进行健康宣教和针对性心理疏导等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并且更好地配合医师的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