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娟  单位:济南市历城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03
42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目前我国近视人群已突破6亿,青少年近视率更是稳居全球第一。科学防控近视刻不容缓,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和孩子却在防治近视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眼镜度数越戴越高,究其原因,原来大多数孩子家长一直深陷认知误区不能自拔,因而耽误了护眼最佳时机。今天我们就跟随中医专家的视角让“护眼五件套”来逐一破解这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近视不是病,不需要重视

真相:近视绝非“看不清楚”这么简单。临床数据显示,近视度数>400度时,视网膜病变风险显著增加;≥8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不仅白天视物模糊,还常伴随夜间视力下降、眼前飞蚊(玻璃体混浊)、闪光感等症状,更可能出现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底病变。

中医护眼法宝之一:中药代茶饮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近视与肝肾不足、气血失和密切相关。日常可饮用“杞菊护眼茶”(枸杞5g、菊花3g、决明子2g),每日冲泡代茶饮用,以达到滋补肝肾、清肝明目、调理体质之功效。

误区二:戴眼镜会导致近视度数升高

真相:眼镜的本质是“视力矫正工具”,作用是让眼睛看得清晰、减少视疲劳。很多人觉得“戴镜后度数涨得更快”,其实是因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眼轴本身会随身体发育自然增长(类似身高增长)。临床研究证实:不戴眼镜或佩戴不合适的眼镜,反而会因视物模糊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加速近视发展。

中医护眼法宝之二:穴位按摩

中医强调“目得血而能视”,视疲劳与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在科学验配的前提下结合穴位按摩:每日早晚用拇指指腹轻按揉眼周穴位:睛明、攒竹、四白、太阳穴,全身配穴:光明穴、合谷穴等可调和气血。每次3-5分钟,以调和气血,促进眼周气血运行。可辅助练习“明目功”(闭眼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转10圈,每日2次)。

误区三:散瞳会产生副作用

真相:散瞳验光是通过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放松过度紧张的睫状肌,是排除“假性近视”(因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获取真实屈光度数的关键步骤。儿童青少年调节力强,若不做散瞳,可能误将假性近视判断为真性近视,或高估近视度数。规范使用散瞳药物,安全性高,少数人出现的暂时性畏光、视近模糊会在6-24小时内自行缓解。

中医护眼法宝之三:中药熏蒸

中医认为散瞳后“目失所养”,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不适:可用太子参10g、黄芪8g、麦冬6g、艾叶3g煎水,水温降至40℃左右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在药液中,取出拧干至不滴水后敷眼10分钟,以益气养阴,缓解眼部酸胀不适。也可用以上药物打粉后调和成糊状,在肝俞、肾俞等穴位做穴位贴敷以强化疗效。

误区四:近视可以治好

真相:目前医学上尚无逆转真性近视的方法(眼轴增长后无法缩短)。所谓的“治愈近视”缺乏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因不当操作(如过度按压眼球)引发角膜损伤、视网膜震荡等风险。

中医护眼法宝之四:耳部全息刮痧

中医虽不能“治愈”近视,但可通过“治未病”理念延缓近视进展,如耳部全息刮痧:大周天小周天刮痧结束后,在耳穴“眼”“肝”“肾”等穴位重点刮拭,刮痧结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或揿针埋针治疗,每日按压3-5次,每次1-5分钟,通过持续刺激耳穴调节眼部气血。

误区五:眼镜看远戴、看近不戴

真相:正常眼与近视眼看近时都需要“调节功能”(睫状肌收缩改变晶状体曲度)。若近视眼看近不戴镜,眼睛会“偷懒”——本应收缩的睫状肌放松,长期如此会导致调节力下降(类似肌肉不锻炼会萎缩),还可能引发外隐斜(眼球外转能力异常),反而加速近视发展。

中医护眼法宝之五:核桃灸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看近时更需注意用眼卫生。核桃灸可通过药力透眼,改善眼周微循环。方法:核桃壳经菊花、枸杞等中药浸泡后,配合艾灸热力熏蒸眼周,能活血通络、清肝明目,缓解青少年假性近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针对普遍存在的导致孩子近视加深的这五大误区,家长和孩子们应高度警惕,科学认知,打破“重矫正、轻预防”的观念,结合中医专家送您的“护眼法宝五件套”,因人制宜,逐一破解,多维度延缓近视进展。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