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建平  单位:湖南邵阳武冈市邓家铺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3503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尿常规那一栏写着"异常"两个字,很多人都会心里一紧。尿常规检查是体检中的基础项目,但面对报告上的各种专业术语和箭头符号,不少人都感到困惑甚至恐慌。其实,尿常规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得了严重疾病,很多情况下只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小提示。本文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尿常规报告中的常见指标,学会科学解读这些"健康密码"。

一、尿常规检查包含哪些重要指标?

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三部分,其中最常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指标:

尿比重: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正常值在1.003-1.030之间。数值偏高可能提示脱水或肾脏浓缩功能增强,偏低则可能见于尿崩症或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尿pH值:正常范围在4.6-8.0之间。饮食和药物会影响这个数值,比如素食者尿液偏碱性,肉食者偏酸性。

尿蛋白:正常应为阴性。微量蛋白尿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而大量蛋白尿则提示肾脏损伤较重。

尿糖:正常应为阴性。阳性结果需要警惕糖尿病,但也可能是一过性血糖升高所致。

尿酮体:正常应为阴性。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能是饥饿或剧烈运动后的生理现象。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血管内外溶血、肝脏及胆道功能。

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多则提示泌尿系统炎症或出血。

上皮细胞、管型和结晶:这些指标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二、常见尿常规异常结果解读

面对尿常规报告中的异常结果,不必过度紧张,但也不能完全忽视。以下是几种常见异常情况的科学解读:

尿蛋白阳性:轻度蛋白尿可能是剧烈运动、发热或寒冷刺激引起的生理性蛋白尿,通常在诱因消除后会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则需要考虑肾脏疾病的可能,如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等。建议复查尿常规,必要时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尿红细胞增多:尿液中出现少量红细胞可能是泌尿系统炎症、结石或月经污染所致。如果红细胞数量较多,则需要警惕肾炎、肾结核、肿瘤等疾病。建议进一步做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和泌尿系统B超检查。

尿白细胞增多:这是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如果反复出现白细胞尿,需要排查前列腺炎、间质性肾炎等疾病。

尿糖阳性:首先需要排除糖尿病,建议同时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一过性尿糖阳性可见于应激状态、妊娠或某些药物影响。家族性肾性糖尿则是一种良性情况,不会发展为糖尿病。

尿酮体阳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会出现强阳性反应,这是急症信号。饥饿、剧烈运动、妊娠呕吐等也可导致生理性酮尿。需要结合血糖和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异常:这两项指标异常多提示肝脏或胆道疾病,如肝炎、胆结石等。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和腹部B超进一步诊断。

三、发现尿常规异常后该怎么办?

复查确认

一次检查结果异常可能有偶然因素,建议1-2周后复查尿常规。留取尿液标本时要注意:最好留取中段尿;女性避开月经期;留尿前清洁外阴后,尿液标本在2小时内送检。

结合症状判断

注意观察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水肿、腰痛等症状。无症状的轻度异常可能问题不大,有明显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

进一步检查

如果复查仍异常,或伴有不适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进一步检查:

尿蛋白持续阳性: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

尿红细胞增多:做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泌尿系统B超

尿白细胞增多:做尿培养、肾功能检查

尿糖阳性: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轻度异常,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多喝水,每天饮水1500-2000ml;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清淡,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摄入;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止痛药。

四、结语

尿常规检查结果解读需要科学理性,面对异常指标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记住,早发现、早干预是维护肾脏健康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医疗管理,大多数尿常规异常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