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血脂异常的情况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且血脂异常与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然而,因不同人的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及基础疾病等因素不同,对其进行治疗的方式也不能简单套用,治疗血脂异常要做到“个体化”、“精确化”。那么引起血脂异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应该如何治疗血脂异常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血脂异常的原因
引起血脂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先天性遗传,一种是后天。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它是一种家族性的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和严重的早发性。后天导致的血脂异常原因有很多,比如高脂肪饮食、久坐不动、抽烟喝酒、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还有可能是因为慢性病:如糖尿病、甲减、肾病综合征等。还有一部分血脂异常的人群是因为长期紧张、睡眠不足或怀孕。一般情况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或合理的药物治疗,都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治疗方法
1、调整生活方式
2、调整饮食
首先要降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每天摄入不超过10%的饱和脂肪,尽量不要吃动物脂肪(如肥肉、黄油、猪油等)、油炸食品、香肠、熏肉等,也不要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植脂粉、酥皮糕点、一些零食)。建议每周吃2-3次鱼(特别是三文鱼、鲭鱼等)。还要控制高脂饮食,高脂血症患者每天应摄取的胆固醇不超过300毫克(重度高脂病人不超过200毫克),不吃任何动物内脏(如肝、脑花等)、蟹黄、鱼子等。每天应摄取25-30克的膳食纤维,尽量多吃一些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蔬菜(如西兰花、芹菜等)、低糖水果(如苹果、梨等)。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糖分和食盐的摄入,每天饮食的含糖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每日食用盐小于5克。
3、适量运动
每周最少150分钟的适度锻炼(比如快步走、跑步、游泳、骑车等),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锻炼。锻炼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并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还要每周进行2-3次肌力锻炼(如举哑铃、弹力带等),可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调节血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长时间静坐,每坐一小时应站起来活动5-10分钟;肥胖患者应先进行较小的锻炼,然后逐渐加大锻炼的力度,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运动锻炼,切勿急于求成,年纪较大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应该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运动锻炼。
4、药物治疗
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降脂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并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从而降低血浆LDL胆固醇水平。传统的他汀类药物对肝损伤较小,能有效清除肝组织中的脂肪,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苯氧酸类药物
苯氧酸类药物虽然没有他汀降脂效果好,但是具有明显的降甘油三酯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功效,适合于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除了可以快速分解脂类,还可以降低肝脏脂蛋白的合成。同时具有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
烟酸类药物
烟碱酸属于B族维生素,大剂量的烟酸可以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一种有效的调脂药。烟酸还能显著减少多种心血管风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复杂,主要包括抑制脂肪组织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和向肝脏的转运,从而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合成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泌;此外,烟酸还可能通过影响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等途径,促进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的分解代谢。
小结
对血脂异常进行“个性”的诊治,其实就是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精确的治疗。从基因特性到日常生活方式,从基础疾病到药物治疗。通过科学评估风险、个性化干预策略、动态调整方案,实现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的长效管理,将降低血脂水平作为一道“防护盾”,实现对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干预。不论年龄、身体状况如何,重视个人血脂状况,都是对未来健康最明智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