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并且呼吸衰竭的治疗相对复杂,患者的预后情况不稳定,而若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应用是关键。以下将科普一些关于呼吸衰竭的护理知识,以供参考。
1.呼吸衰竭的护理需求
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肺通气障碍或换气功能障碍,严重阻碍人体正常的气体交换。呼吸衰竭可由任何原因引起,发病类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以呼吸困难和口唇发绀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呼吸衰竭一般是指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所出现的呼吸衰竭症状,病情危重,需立即抢救;而慢性呼吸衰竭则是指在数周内发病或更长时间内发病,起病缓慢,存在机体代偿反应,一般发生在病情初期,表现为呼气延长和用力呼吸,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代偿反应将会转变为浅快呼吸,存在呼吸暂停的风险。因此,呼吸衰竭的护理需求体现在多方面,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呼吸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2.呼吸衰竭的护理存在哪些问题
(1)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患者气道不通畅的主要原因在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增多且难以排出,从而出现咳嗽无力的症状。而对于昏迷的患者而言,痰液增多且黏滞,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痰液堵塞,进而加重患者昏迷期间的窒息风险。呼吸道通畅方面的护理与气道管理密切相关,处理不当会增加气道感染风险。
(2)氧疗:氧疗是应对呼吸衰竭的一种常用的干预手段,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浓度和流量的精准调节,避免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不良事件发生。
(3)呼吸支持:呼吸支持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的问题在于机器参数设置不合理或者人机不同步,这会增加患者病情加重的可能性。
(4)心理支持:呼吸衰竭患者在患病后或者在治疗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或者担心治疗效果,或者担心家庭的经济负担,或者因治疗痛苦等,都需要足够的心理支持。
3.呼吸衰竭的科学护理措施
针对呼吸衰竭的护理问题,可参考如下的护理措施:
(1)在呼吸衰竭的护理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任务,目的在于促进患者排痰。可让患者调整为坐位或者半卧位,咳嗽前做好深吸气的准备工作,吸气后屏气2秒,将上半身略微向前倾,双臂屈曲,双手覆于胸廓以下,双侧手臂内收并对胸部稍微加压,促使腹壁内陷、咳嗽。咳嗽停止后将残余气体尽数呼出,配合叩掌拍背的动作(呈小碗状),促进排痰。
(2)氧疗护理:氧疗时,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面罩给氧或鼻导管给氧,在氧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若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情况,应立即调整氧流量。
(3)呼吸支持方面,呼吸衰竭患者一般会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呼吸机参数,确保时刻处于有效通气状态。
(4)心理支持决定着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希望和治疗信心,患者需要来自医院、家庭及社会三方面的心理支持。医院方面,要予以患者充分的鼓励、爱护与关怀,让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也能够感受到归属感。护理人员需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加强沟通,增强其治疗信心。作为家人,更要给予病人充足的爱意与关照,时常陪伴在侧,给予患者正向的情绪引导,让其知道家人始终是其坚强的后盾。社会层面上,可以寻求社区关怀和志愿者护理服务,为病人带来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的护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保证病人能够得到专业且有效的治疗与护理,除上述所提到的四种护理方式外,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和并发症预防都必不可少。住院患者可依赖于医疗团队的护理与帮助,居家患者也要积极寻求专业医疗的远程指导和定期家访服务,最好能够接受到专业且连续的护理服务。在此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也应当积极配合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