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素素  单位:微山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538

在医院的病房和输液室里,输液袋悬挂在支架上缓缓滴落药液的场景司空见惯。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输液是快速缓解病痛的“捷径”。然而,输液并非简单的“扎针、坐等”,从准备阶段到输液结束,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了解并重视这些护理细节,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关键。

输液前:沟通与准备是关键

在进行输液治疗前,患者需要与医护人员充分沟通。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疾病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至关重要。有些药物可能与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比如抗生素与抗凝药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部分患者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若未提前告知,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要配合护士做好静脉选择,一般会优先选择上肢较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在受伤、感染或有病变的肢体进行输液。此外,输液前应排空膀胱,避免因输液过程中不便起身而带来困扰。

输液中:警惕异常及时反馈

输液过程中,患者不能放松警惕。首先要关注输液速度,不同的药物、患者的年龄和病情,对输液速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老年人和儿童心肺功能较弱,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而治疗脱水的患者,有时需要快速补液。如果发现输液速度突然变快或变慢,要及时呼叫护士进行调整。其次,密切观察自身反应,一旦出现发冷、发热、皮疹、瘙痒、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哪怕只是轻微不适,也可能是输液反应的前兆,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同时,要注意输液部位的情况,若出现肿胀、疼痛、发红,可能是药液外渗,应马上停止输液,防止局部组织坏死。此外,在输液过程中不要随意自行调节输液速度,更不要擅自拔针,以免造成危险。

输液后:按压止血与后续观察

输液结束后,按压止血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细节。正确的按压方法是用棉球或棉签垂直按压针眼及上方血管3~5分钟,不要揉动,避免形成皮下淤血。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按压时间应适当延长。按压结束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针眼再次出血。回家后,也要继续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若有,应及时就医。此外,输液后身体仍处于恢复阶段,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药物,促进康复。

输液治疗是一项严谨的医疗操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重视。牢记这些护理细节,不仅能保障输液过程的安全顺利,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加速身体康复。下次输液时,不妨多留意这些要点,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