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医院体检或者看病,肝功能检查是一项常见的项目。拿到肝功能化验单,上面密密麻麻的指标和数字,常常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转氨酶升高是不是肝脏出了大问题?胆红素异常又代表什么?别着急,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带你快速读懂肝功能指标,揭开肝脏健康的秘密。
为什么要做肝功能检查?
肝脏就像我们身体里的 “超级工厂”,它的功能可多了!既能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身体需要的营养,又能分解代谢身体产生的废物和毒素,还能储存能量、制造凝血因子…… 可以说,肝脏对维持身体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而肝功能检查,就是通过检测血液里与肝脏功能相关的物质,来判断肝脏是不是健康,有没有受到损伤,或者有没有其他问题。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有哪些?
(一)转氨酶类指标
1.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就像肝细胞里的 “小员工”。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比如得了肝炎、脂肪肝,或者吃了某些伤肝的药物,这些 “小员工” 就会跑到血液里,导致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一般来说,它的正常范围在 0-40 U/L,如果数值超出这个范围,就说明肝细胞可能受伤了。
2.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不仅在肝细胞里有,心脏、肌肉等组织里也有。在肝脏疾病中,它升高的意义和谷丙转氨酶类似,但如果是心脏有问题,比如心肌梗死,它也会明显升高。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的参考范围也是 0-40 U/L。
(二)胆红素类指标
1.总胆红素(TBIL)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它就像身体里的 “垃圾”,主要来自衰老红细胞的分解。正常情况下,肝脏会把这些 “垃圾” 处理掉,让它们随着胆汁排出体外。但要是肝脏处理能力下降,或者胆管堵塞,总胆红素就会在血液里堆积,导致皮肤、眼睛发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疸。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一般在 3.4-17.1 μmol/L。
2.直接胆红素(DBIL)
直接胆红素是肝脏处理后,准备通过胆管排出的 “垃圾”。如果直接胆红素升高,很可能是胆管出现了问题,比如胆管结石、胆管炎,导致胆汁排出不畅。正常参考值为 0-6.8 μmol/L。
3.间接胆红素(IBIL)
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还没被肝脏处理的 “垃圾”。如果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是红细胞破坏过多,像溶血性贫血;也可能是肝脏对它的处理能力下降。正常范围约为 1.7-10.2 μmol/L。
(三)蛋白类指标
1.总蛋白(TP)
总蛋白是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和,它在身体里起着维持营养、保持血液渗透压等重要作用。肝脏是合成总蛋白的主要场所,如果肝脏严重受损,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总蛋白数值就会降低。正常范围一般在 60-80 g/L。
2.白蛋白(ALB)
白蛋白是肝脏生产的 “主力军”,它能运输营养物质、维持血液的正常容量。当肝脏长期不好,比如肝硬化,白蛋白的合成减少,身体可能会出现水肿。正常参考值为 35-55 g/L。
3.球蛋白(GLB)
球蛋白和身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由免疫系统产生。如果身体有感染、炎症,或者得了某些免疫性疾病,球蛋白的数值就会升高。正常范围在 20-30 g/L。
指标异常代表什么
如果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首先别太紧张,它可能是因为近期熬夜、喝酒、剧烈运动,或者吃了一些伤肝的药物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在调整生活习惯后会恢复正常。但要是持续升高,就要考虑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了。 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除了肝脏疾病,还有可能是胆囊、胆管的问题,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甚至是胰腺肿瘤压迫胆管。 蛋白类指标异常也不能忽视,白蛋白降低可能意味着肝脏合成功能变差;球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身体有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病,或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怎么办
一旦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不要自己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拿着化验单找医生,让医生结合你的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比如熬夜、喝酒,那就赶紧改正,规律作息,戒烟戒酒,过段时间再复查。
肝功能指标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们的意义,就能更好地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不再对肝功能化验单感到迷茫,时刻关注肝脏健康,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