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卿晨  单位:中江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353

气管插管是一种重要的急救和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抢救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等危重症患者。然而,气管插管后的护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堵塞。对于很多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相关知识。

气管插管堵塞的常见原因

痰液积聚:患者气管插管后,呼吸道分泌物会增多且排出相对困难。痰液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在气管导管内积聚,就容易导致呼吸道堵塞。尤其是一些卧床时间长、咳嗽无力的患者,痰液更容易积聚。

异物吸入:进食时发生呛咳,或者口咽部的分泌物、出血等异物进入气管,也可能引起呼吸道堵塞。比如,有些患者在意识不清的状态下,可能会不小心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吸入气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气管插管患者至关重要。通畅的呼吸道能够保证患者充分的气体交换,维持身体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如果呼吸道堵塞,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缺氧,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

吸痰护理

掌握吸痰时机:当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吸痰。但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频繁吸痰,以免损伤气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

正确吸痰操作:吸痰前要洗手,戴手套,检查吸引器性能。吸痰管要选择合适的型号,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避免长时间吸痰导致患者缺氧。吸痰时要遵循先气道内后口腔、鼻腔的顺序,且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边旋转边吸引。

呼吸道湿化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如果患者能够自主饮水,应鼓励其适量饮水,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对于不能自主饮水的患者,可通过鼻饲、静脉补液等方式补充水分。

使用湿化设备:常用的湿化设备有雾化器、人工鼻等。雾化器可以将药物或生理盐水雾化后喷入呼吸道,起到湿润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人工鼻则可以模拟人体鼻腔的湿化功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

体位管理

合适体位利于排痰:一般情况下,将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患者呼吸和痰液引流,可减少误吸和反流的发生。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如颅内高压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体位。

定时翻身拍背:每1-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同时进行拍背,通过叩击背部,震动气道内的痰液,使其松动,易于排出。

口腔护理

清洁口腔减少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对于预防呼吸道堵塞非常重要。每日应进行2-3次口腔护理,可使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液等清洁口腔,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细菌等。

观察口腔黏膜状况: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损、溃疡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处理。

药物应用

祛痰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一些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抗感染药物:如果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应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控制感染,减少痰液分泌。

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要点

学习护理方法:患者及其家属要了解吸痰、翻身拍背等护理方法的操作要点,必要时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亲自操作,但要注意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口唇颜色等,这些都是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的重要指标。

心理支持:气管插管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沟通障碍等原因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属要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语

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是一项严谨且细致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了解气管插管堵塞的常见原因、掌握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和护理要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对于预防呼吸道堵塞、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