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丽蓉 戴曦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7-31
5

据统计,我国每年超过50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因为当我们的心脏一旦停止跳动,大脑将在大约4分钟后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在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相当于在危急时刻为患者按住了生命的“重启键”,可以极大地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就是指心脏的电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此时心肌就像被拔掉电源一样立即停止收缩,心跳停止,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大约10秒内,大脑出现意识丧失;1分钟内双眼瞳孔可能散大,自主呼吸停止;4分钟后脑细胞因缺血缺氧开始死亡且不可再生。有研究表明,一旦发现心跳骤停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若缺血缺氧超过4分钟,每延误1分钟,患者死亡风险就增加7%~10%;超过8分钟后开始的抢救即使有效,患者也可能成为“植物人”状态。非常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急诊救护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约10~15分钟,因此现场第一时间进行施救极其重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

如何识别身边的心跳骤停

在生活中,如何识别心跳骤停非常关键,首先我们来看看发生心跳骤停的原因。心脏疾病是导致心跳骤停最主要的原因,如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在病理情况下心脏电生理紊乱,出现室颤、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此时心脏虽有电活动,但不能有效收缩泵血,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其次,严重缺氧、身体水盐平衡紊乱、过度劳累、摄入大量毒品等因素也可能诱发心跳骤停。

虽然病因繁多,但我们要识别心跳骤停还是比较容易的,关键在于判断以下几个症状:(1)意识丧失:身边有人突然倒地,大声呼叫患者名字或者拍打其肩膀均毫无反应。(2)呼吸停止:患者胸腹部完全看不到起伏,并且口鼻无气流,说明此时自主呼吸已完全停止,但是在最初阶段,患者可能呈现出不规则的濒死样喘息。(3)大动脉搏动消失:将手指放在喉结旁的凹陷处分别触摸两侧的颈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基本就能判断该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跳骤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作出判断时一定要迅速,将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尽可能为心肺复苏争取时间。

心肺复苏的简易方法

若你正处于心脏骤停的事发现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心肺复苏术操作。(1)确认现场是否安全,判断是否会对患者和施救者造成安全危害。(2)判断意识及反应:施救者用双手轻拍患者的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先生(女士),您怎么了!”如果患者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3)检查呼吸与脉搏:平视胸廓,同时触摸颈动脉5~10秒,观察“胸廓有无起伏?”“颈动脉有无搏动?”(非专业施救者无需判断动脉搏动)。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应立即大声呼救,并让周围人员拨打“120”。(4)立即进行胸外按压30次(Compression)。具体操作是: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将一手掌根部分放在患者两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手掌根叠放在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使手、肘、肩处于一条直线并与地平面垂直。腰腹用力,快速、有力、有节奏地向下按压,按压深度(成年人)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5)开放患者气道(Airway):仰头提颏法。具体操作方法:一手按压额头使其后仰,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并迅速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及假牙。(6)人工呼吸(Breathing):捏鼻吹气。清理气道后捏住患者鼻孔,使用纱布垫在患者口唇上,包紧患者口部吹气,均匀吹气1秒,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胸廓有起伏则提示肺通气成功。(7)在救护车到来前,按照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的比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惜,当心脏骤停发生时,专业医护人员不一定在现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具备判断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在意外来临之时,成为黑暗中的那束光,照亮生命的前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