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青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594

家庭药箱里备上几味中药,既能应对日常小毛病,又能调理身体。但中药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可能伤身。

生姜:驱寒止呕的“天然药”

生姜是厨房里最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味温中散寒的良药。它性温味辛,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妙用场景:淋雨受凉后,切几片生姜加红糖煮水喝,能迅速驱散寒气,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早晨起床胃口不好,喝杯淡姜水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妊娠呕吐或晕车时,一杯生姜汁或煮姜水能快速缓解恶心感。

使用禁忌:生姜性温,阴虚内热体质的人不宜使用。这类人常表现为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易烦躁,若误用生姜可能加重上火症状。此外,生姜不宜与酒同服,两者均性温,同食易导致体内热盛,引发便秘或口腔溃疡。

金银花:清热解毒的“天然抗生素”

金银花性寒味甘,是清热解毒的“明星药材”。它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凉血解毒,对咽喉肿痛、热毒泄痢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妙用场景:夏季孩子长痱子,用金银花煎成浓药水,在患处反复擦洗,一天后痱子即可消退。咽喉肿痛时,用金银花煎水代茶饮,一日三次,能快速缓解疼痛。热毒泄痢(如急性肠炎)时,金银花与黄连同用,可清热解毒、止泻。

使用禁忌:金银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使用。这类人常表现为怕冷、腹胀、腹泻,若误用金银花可能加重胃寒症状。此外,金银花不宜与滋补类中药同服,如人参、黄芪等,因其寒性可能抵消滋补药的温补作用。

陈皮:理气化痰的“厨房良药”

陈皮是晒干的橘子皮,性温味辛,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它既是药材,也是调味品,常用于烹饪中去除腥味、增添香气。

妙用场景:咳嗽痰多且痰液稀白时,用陈皮泡水喝,能燥湿化痰,缓解咳嗽。胃痛、胃胀、嗳气时,陈皮与生姜、大枣同煮,可理气和中,改善消化不良。老年人脾胃虚弱、腹胀满时,陈皮姜枣汤(陈皮10克、生姜30克、大枣5枚)能温中健脾,缓解不适。

使用禁忌:陈皮性温,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人,体内阴液亏虚,虚火内生,常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若此类人群误用陈皮,其温热之性会进一步耗伤阴液,加重体内的虚火,进而使上火症状更为明显,如口干加剧、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

菊花:清肝明目的“护眼使者”

菊花性微寒味辛,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它尤其擅长清肝火,对肝火旺引起的眼睛干涩、红肿、疼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妙用场景:长时间用眼后,用菊花、决明子、枸杞泡茶喝,能缓解眼疲劳、干涩。肝火旺引起的头晕头痛时,一杯菊花茶可清肝泻火,减轻症状。夏季热伤风(如发热、头痛、咽痛)时,菊花与薄荷同用,能疏散风热,加速康复。

使用禁忌:菊花性微寒,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脾胃虚寒之人,脾胃阳气亏虚,温煦功能减弱,常表现为畏寒怕冷、腹部冷痛、腹胀、腹泻等症状,且大便多稀溏不成形。若此类人群误用或长期过量使用菊花,其寒凉之性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胃寒症状,导致腹部冷痛加剧、腹泻频繁等不良后果。

山药:健脾益肾的“平价补品”

山药性平味甘,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它既是药材,也是食材,可煲汤、煮粥、蒸食,药性平和,适合长期食用。

妙用场景:孩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时,多吃山药能健脾益胃,促进消化。老年人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气促时,山药与百合、莲子同煮,能补肺益气,缓解症状。病后身体虚弱、需长期调补时,山药是“质优价廉”的补品,可与排骨、鸡肉同炖,增强免疫力。

使用禁忌:山药性平,但湿盛胀满者不宜使用。这类人常表现为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若误用山药可能加重湿滞症状。此外,山药不宜与碱性药物同服,如碳酸氢钠、胃舒平等,因其含有的淀粉酶可能被碱性环境破坏,降低药效。

总之,家庭药箱里备上生姜、金银花、陈皮、菊花、山药这5味中药,既能应对日常小毛病,又能调理身体。掌握它们的妙用与禁忌,科学用药,可以让中药真正成为守护家人健康的“天然卫士”。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