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青密  单位: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3059

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的护理管理。小儿哮喘的护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一、环境控制

1.避免过敏原:

①定期清洁: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单、被罩、枕套,减少尘螨滋生。

②减少毛绒物品: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选择可水洗的布艺玩具。

③控制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避免过湿(易滋生霉菌)或过干(刺激呼吸道)。

④宠物管理:如孩子对宠物皮屑过敏,应避免养猫、狗等宠物。

2.空气净化:

①每日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②使用空气净化器:雾霾天或花粉季节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

③禁烟环境:严禁室内吸烟(包括电子烟),避免二手烟、三手烟影响。

④减少刺激性气味:避免使用香水、蚊香、空气清新剂等可能诱发哮喘的物品。

二、用药管理

1.吸入药物正确使用:

①使用储雾罐:4岁以下儿童必须配合储雾罐使用吸入药物,确保药物有效进入肺部。

②吸药后漱口:使用激素类吸入剂后,让孩子漱口,避免口腔念珠菌感染。

③区分药物类型:控制药(如布地奈德):需长期规律使用,预防发作。缓解药(如沙丁胺醇):急性发作时使用,不可长期依赖。

④正确操作:家长应学习正确吸入方法,避免药物浪费或效果不佳。

2.用药记录:

①记录用药时间:建立用药日记,记录每日用药情况。

②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声音嘶哑、口腔溃疡等副作用,及时咨询医生。

③定期检查药物:确保药物未过期,气雾剂使用前摇匀。

④随身携带急救药:外出时备好缓解药物,以防突发哮喘。

三、症状监测:

1.峰流速监测:

①每日测量:早晚各测1次峰流速值(使用儿童专用峰流速仪)。

②记录最佳值:连续2周无症状时测得的数据作为个人最佳值。

③判断病情:若峰流速值下降至最佳值的80%以下,需警惕哮喘发作。

④调整用药:根据监测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2.发作先兆识别:

①夜间咳嗽:频繁夜间干咳可能是哮喘发作前兆。

②运动后喘息:轻微活动后出现喘息、胸闷,提示气道敏感。

③呼吸加快:安静时呼吸频率>30次/分钟,需提高警惕。

④疲劳、烦躁:孩子突然变得易怒或精神不振,可能是缺氧表现。

四、应急处理:

1.急性发作处理:

①立即用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1-2喷,必要时5分钟后重复)。

②保持坐姿:让孩子坐直,身体略前倾,帮助呼吸。

③安抚情绪:避免孩子哭闹加重缺氧,保持冷静。

④送医指征:若用药后仍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立即就医。

2.就医指征:

①说话困难:无法完整说出一句话,提示严重缺氧。

②口唇发绀:嘴唇或指甲发紫,需紧急就医。

③呼吸费力:出现锁骨、肋间凹陷(使用辅助呼吸肌)。

④意识模糊:孩子反应迟钝或嗜睡,可能是严重缺氧。

五、日常护理:

1.饮食建议:

①避免过敏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

②补充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

③多喝水:少量多次饮水,帮助稀释痰液。

④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避免油炸、辛辣食物。

2.心理支持:

①避免过度保护:鼓励孩子正常社交,避免因哮喘产生自卑心理。

②定期心理评估:如孩子出现焦虑、抑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3.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①乐观态度:家长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孩子树立榜样,减少其心理压力。  

②教育与引导:向孩子解释哮喘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六、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

①流感疫苗:每年9-10月接种,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

②肺炎疫苗:按计划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降低重症风险。

2.随诊复查

①稳定期复查:每3个月复诊1次,评估控制情况。

②肺功能检查:每年至少1次,监测肺功能变化。

总之,小儿哮喘的护理需要环境控制、规范用药、症状监测、科学运动、应急处理、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相结合。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定期复诊,确保哮喘得到良好控制,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