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梗死,这个看似陌生却又极其危险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它发病迅速,病情凶险,一旦发作,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生死存亡。了解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就如同为生命增添了一份保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这些能救命的关键要点。
一、认识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供血血管 —— 冠状动脉突然被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一刻不停地为全身供血。而冠状动脉则是给心脏本身输送血液和氧气的重要通道。当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或者血管发生严重痉挛,使得血液无法顺畅通过时,心肌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和氧气而受损。如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心肌坏死的范围会不断扩大,最终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二、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
1.胸痛:这是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部出现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往往不能缓解。这种疼痛可能会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会达到无名指和小指,也可能放射至颈部、下颌、牙齿或上腹部。例如,有的患者会描述胸部仿佛被一块大石头紧紧压住,喘不过气来,疼痛还像电流一样沿着手臂传导。
2.其他症状:除了胸痛,患者还可能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恶心、呕吐、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牙痛、背痛等,容易被忽视。比如,有些老年人突发上腹部疼痛,以为是肠胃问题,自行服药后症状未缓解,结果延误了心肌梗死的救治时机。
三、发病原因
1.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肌梗死最主要的病因。随着年龄增长,加上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壁逐渐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受阻。当斑块破裂时,会激活血液中的凝血系统,形成血栓,从而堵塞血管,引发心肌梗死。
2.其他因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也可能诱发心肌梗死。长期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却无法相应增加,就容易导致心肌缺血。情绪激动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也可能促使冠状动脉痉挛,引发心肌梗死。此外,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样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四、急救措施
1.立即呼叫急救:一旦怀疑有人发生心肌梗死,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电话中,要清晰准确地告知调度员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主要症状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快速找到患者并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
2.让患者保持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让患者就地休息,避免任何剧烈活动。让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平卧位,解开上衣领口,保持呼吸通畅。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因为搬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3.给予药物:如果患者身边有硝酸甘油,可让其舌下含服1片,若5分钟后疼痛仍未缓解,可再含服1片,但最多不超过3片。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缓解胸痛症状。如果患者有阿司匹林,且无禁忌症,可立即让其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
4.心肺复苏:如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至少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来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心肌梗死虽然危险,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症状、发病原因,掌握正确的急救和预防知识,就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些知识,为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 急诊科)
樊雪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