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笑  单位:桓台县中医院 脾胃病科  发布时间:2025-08-01
768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居在胃部的螺旋状细菌,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家长在孩子被查出感染后,常常纠结是否要根除、何时治疗、如何治疗等问题。事实上,儿童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是一定都需要立即治疗,是否根除需结合症状表现、感染程度、家庭情况等综合判断。规范、科学地认识幽门螺杆菌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明确治疗时机和方法,对于预防疾病进展、保障儿童长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特点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主要是家庭内传播,如共用餐具、亲密接触等。由于儿童胃黏膜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功能较弱,感染后可能长期处于慢性状态。许多儿童感染后并无明显症状,但部分孩子可能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下降、消瘦、贫血等表现,容易被误认为是功能性胃肠病。在无症状的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可能持续存在多年,成为成人胃病的隐患。研究显示,感染年龄越小,菌株定植时间越长,对胃黏膜的损伤也越深,因此对感染情况的早期识别与分级评估尤为重要。

二、并非所有感染儿童都需立即根除

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治疗方面,医学界并不主张“全员清除”,是否需要根除应根据临床指征决定。如果孩子出现了持续性上腹痛、反复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或者存在缺铁性贫血、慢性荨麻疹等可能与感染相关的疾病,就需要考虑根除治疗。此外,如果家庭中有胃癌病史,或父母庭中有胃癌患者史,或父母正在接受治疗,也建议同步筛查儿童并视情况治疗。而对于无明显症状的儿童,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治疗能显著改善健康状态,过早治疗可能增加用药副作用和耐药风险。

三、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标准方案以“铋剂+抑酸药物+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为主,一般疗程为10至14天。儿童用药需严格控制剂量,优先选择疗效明确、副作用低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治疗前应进行菌株耐药检测,以提高根除成功率,避免重复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儿童可能会出现轻度胃肠不适、味觉改变等副反应,需配合益生菌使用并密切观察。治疗结束4至8周后,应通过呼气试验确认根除情况,不能依赖症状判断是否成功。

四、预防为先,家庭干预是关键

预防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最有效的策略是从家庭生活习惯入手。家庭成员一旦有一人感染,建议全家筛查并评估是否需同步治疗,以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日常生活中应坚持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口对口喂食,不共用牙刷、餐具等私人用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清洁厨房和水源、避免不洁饮食也是基本防护措施。家长还需关注孩子消化系统症状变化,若长期食欲不佳、体重不增、面色苍白,应及时就医排查。

五、家长正确认知与医生科学指导并重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需要治疗,应建立在全面评估基础上,既不能盲目焦虑,也不可掉以轻心。家长要信任专业医生的判断,配合进行规范检测与科学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擅自停药或随意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根除率和产生耐药性。除率和产生抗药性。同时,在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措施。在当前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个性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六、结语

幽门螺杆菌不是成人专属问题,儿童也可能感染并受到影响。对于有明确指征的感染儿童,根除治疗是必要且有效的措施;但对于无症状或轻度感染者,则应根据医生建议科学观察,不可盲目处理。根除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预防复发与家庭共防同样重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