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珉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  发布时间:2025-10-21
368

拍个X光居然有辐射,这玩意儿会不会致癌啊?这可是很多人在做影像检查前心里打鼓的事儿。现在啊,不管是X光、CT还是核磁共振(MRI),这些影像检查都是看病诊断离不开的重要工具。可只要一听到“辐射”俩字,不少人心里就犯怵。想搞明白X光到底会不会致癌,咱们得先搞懂辐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些影像检查里的辐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有啊,辐射带来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得有个科学的说法才行。

辐射关键看“剂量”

够不够!辐射其实就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分两种:一种是“电离辐射”,一种是“非电离辐射”。咱们平时晒晒太阳、用用手机、开个微波炉,这些都属于非电离辐射,能量低得很,根本伤不到咱们身体的细胞。但像X光、CT这些检查产生的就是电离辐射,能量比较高,要是剂量太大,确实可能伤到细胞DNA,理论上会增加基因突变和癌症的风险。不过啊,重点来了!辐射的危害跟剂量直接挂钩。咱们的身体自己就有修复DNA损伤的本事,只有当辐射剂量超标、损伤速度比修复速度快的时候,才可能让细胞变得不正常,增加致癌风险。而现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都优化得很好了,剂量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比如一次胸部X光检查,剂量才0.01到0.1毫西弗,比100毫西弗的急性辐射损伤阈值低多了!

影像检查分两种,不是都有辐射的

很多人以为“影像检查都有辐射”,其实不同检查的辐射特性差别很大,可以分为“有电离辐射”和“无电离辐射”两类。有电离辐射的检查主要是X光片和CT,这些检查就是用电离辐射穿透身体,根据不同组织吸收程度成像,帮医生看看骨头、肺部、内脏有没有问题。不过单次剂量都很低,医生还会根据患者年龄、体重、检查部位调整参数,比如给小孩做检查就会用低剂量曝光,尽量减少辐射。而无电离辐射的检查呢,就是MRI和B超,MRI是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作用于身体,通过检测氢质子信号成像,全程没电离辐射;B超就是靠声波反射成像,同样没辐射风险。这两种检查特别适合孕妇、小孩这类对辐射敏感的人群,或者需要经常复查的人。

再来说说风险,得科学看待

“必要检查”的获益远比辐射风险大!判断X光检查安不安全,不能光看辐射风险,更要看“必要性”——也就是通过检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避免漏诊或延误治疗带来的更大健康风险。医生建议做X光或CT检查,都是基于病情需要,比如排查骨折、肺部病变等,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要是怕辐射就拒绝检查,可能导致病情延误,那危害可比单次检查的辐射风险大多了!当然,辐射风险是有“累积性”的,多次、长期暴露会让累积剂量增加,风险也相应升高。但医生开检查单的时候,都会严格遵循“合理用辐射”原则:能用无辐射检查(比如B超、MRI)明确诊断的,绝不推荐有辐射的检查;需要多次检查的,也会统筹安排频率,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最后给普通人几点建议

理性选择,别“过度检查”!对待影像检查的辐射,既不用“谈辐射色变”,也不能忽视“过度检查”的累积风险,核心就是“理性选择,听医生的”。首先,别主动要求做不必要的检查:要是身体没啥不舒服,就为了“图个放心”要求做CT,那辐射风险可比获益大多了,不建议瞎做。其次,有特殊情况要主动告诉医生:孕妇、备孕期女性或者小孩去看病,一定要提前说明,这样医生可以优先选择无辐射检查,或者调整有辐射检查的剂量。最后,检查资料要保存好,避免重复检查:每次检查后把报告和片子保管好,复诊的时候带上,这样能减少因为资料不全导致的重复辐射。

总结

拍X光确实有电离辐射,但单次剂量低得很,远不足以致癌;医生会通过技术优化和评估,把风险降到最低。对患者来说,更应该关注“检查必要性”——当检查能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时,健康获益远比那点辐射风险重要。与其担心“辐射致癌”,不如在医生指导下理性选择影像检查,既别盲目拒绝必要检查,也别主动要求过度检查,这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