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会导致一些足部的感觉异常、皮肤改变,甚至畸形和溃疡,还可能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避免糖尿病足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这篇科普小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那些预防糖尿病足的小知识,“做足”功课,远离糖尿病足。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血管和神经出现的病变,而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和感觉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影响肌肉以及骨骼,导致足部的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的严重后果。糖尿病足的主要神经病变表现就是足部感觉障碍,包括麻木感、刺痛感、灼热感、皮肤有蚂蚁样爬行感,以及足部皮肤干燥、皲裂、胼胝形成、肌肉萎缩和足部畸形等。另外还会有下肢血管病变的表现,包括足部皮肤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色素沉着、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当疾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会出现足部皮肤破溃、溃疡、感染、坏疽。当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时,糖尿病患者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遏制病情发展。
预防糖尿病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够避免由于血糖不稳而出现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从根本上抑制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出现。对此,一方面,患者要遵医嘱进行用药,不可擅自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种类。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合理的饮食方案,自备血糖监测仪,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适当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一定的运动也能够增强足部的血液循环,并且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这也会使得足底压力减少,有利于避免糖尿病足。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采取适当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对于足部的摩擦较少,并且强度较低,建议每天可以进行1小时左右的锻炼。
3、选择合适的鞋袜
选择合适的鞋袜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足部外露的鞋子或者赤脚走路,还要注意不要穿鞋头太紧的鞋或者高跟鞋。尽可能选择鞋底较为厚实、透气性好、鞋头宽敞、方便穿脱的平底或软底鞋。同时,还要注意每次穿鞋之前都应当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以免感觉异常难以感受到足部被异物划伤。
其次,选择袜子应当尽量选择宽松舒适的白色或浅色棉袜,以利于足部的血液循环。避免穿深色袜子或较紧的袜子,以及尼龙材质、厚丝袜等。
4、保持足部清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当每天坚持洗脚,并将水温控制在38℃以内,以免出现烫伤。一般建议浸泡5~10分钟即可,不可时间过长。在擦脚时还要注意用柔软的浅色毛巾擦干足部水分,保持足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涂抹一些足部润肤膏,以防止足部干燥以及皲裂问题。
5、中药浸泡
对于存在肢体麻木和疼痛的患者来说,可以采用中药浸泡这种辅助治疗方法,来预防糖尿病足。药液的温度应当控制在37℃至40℃,每次浸泡20分钟。
6、穴位按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给予相应的穴位按摩,一般建议选取气海、关元、委中、涌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每天按摩2~3次,力度由轻至重,以感觉到酸、胀、麻为宜。适当的按摩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从而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
7、自我检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学会自我监测,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其本身就存在感觉异常,容易出现更严重的糖尿病足问题。不仅建议每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下肢血管情况,日常患者自己也要注意进行自我监测。例如,每天进行足部观察,当足部出现伤口时要进行及时的包扎治疗;当感觉到足部温度异常(包括降低和升高),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当感觉足部麻木、疼痛等症状加剧时,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
总而言之,糖尿病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日常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维护足部健康,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