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属于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糖友”们而言,如何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保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合理使用原则以及需要避免的误区,希望可以帮助“糖友”们更好地管理血糖,享受健康生活。
口服降糖药有哪些,您知道多少
目前,口服降糖药种类较为繁多,依据作用机制的不同,主要种类如下:
1.磺脲类药物:以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为代表性药物,可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对于新诊断的T2DM非肥胖患者,经饮食与运动治疗效果不佳时,适合采用此类药物降糖。
2.格列奈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属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其主要作用是可以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对于通过饮食、运动疗法和减轻体重,都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选用此类药物。
3.双胍类药物:代表性药物如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进而使血糖水平下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一线用药,可单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从而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进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比较适用于此类药物。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能够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比较适合选用此类药物治疗。
6.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代表性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可抑制DPP-4酶,保护内源性GLP-1不被降解,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对于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选择此类降糖药物。
7.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常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可以有效抑制SGLT2,减少肾小管对滤过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水平;比较适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
合理用药很关键
1.个体化治疗:由于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都各不相同,所以口服降糖药的选择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2.遵医嘱用药:患者需要严格遵照医生处方用药,不能自主增减剂量或更换药品,任何药物的调整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定时定量服药:口服降糖药一般都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服药,以保证最佳的降糖效果,患者还应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防止出现漏服或重复服药情况。
4.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评估药物疗效,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
5.饮食与运动结合:患者在用药期间,还需注意饮食控制,做适量运动;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与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药物的降糖效果。
6.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一些药物可能会与口服降糖药相互作用,会影响药效或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在使用其他药物时,需提前咨询医生,充分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后,再遵照医嘱正确用药。
用药误区,切勿踩雷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期间,要避免走入以下误区:
1.盲目追求新药、贵药:新药、贵药不一定适合每位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慎重选用。
2.认为一种药就能治好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口服降糖药只是病情治疗中的一部分,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
3.担心副作用而不敢用药: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副作用,但这不表示就不能使用,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并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4.擅自停药或换药:擅自停药或换药容易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任何药物的调整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合理用药并非易事,这需要患者、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的治疗与管理,才有望控制糖尿病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