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冬梅  单位:营山县人民医院静脉配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05
47

在医院体系中,静脉配置中心(简称PIVAS)是鲜为患者所见却关乎用药安全的核心部门。它不直接面向患者,却承担全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集中配置工作。据《中国医院药学管理规范》数据,经PIVAS配置的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40%以上,交叉感染风险下降60%。这个“隐形输液药房”,究竟靠什么专业机制守护用药安全?

打破传统:PIVAS的核心定位

过去,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多由护士在病房临时配置,存在环境不洁、操作不规范等隐患。而PIVAS是在国际标准洁净环境中,由药师与护士协作,依据医生处方集中配置静脉输液的专业部门,堪称医院的“输液中央厨房”。

五步闭环:从处方到输液的安全屏障

PIVAS每一步操作均有严格标准,确保输液“零差错、零污染”。

1.处方审核:药师的“第一道防线”。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后,临床药师先进行专业审核,重点排查三类问题——配伍禁忌:如头孢类抗生素与含钙溶液(葡萄糖酸钙)混合会产生沉淀,可能堵塞血管;剂量合理:根据患者体重、肝肾功能调整剂量,像肿瘤化疗药剂量误差超5%就可能引发严重毒副作用;给药途径:杜绝口服药、肌内注射药误用于静脉输液,防止组织坏死或过敏休克。发现问题立即与医生沟通调整,审核通过方可进入下一步。

2.药品调配:洁净环境是基础。PIVAS配置区采用万级洁净标准(每立方米空气微粒数≤35200个),洁净度高于普通手术室,关键区域分工明确——二更缓冲间:工作人员需更换无菌服、戴口罩、帽子、手部消毒,隔绝外界污染;生物安全柜:配置化疗药、抗生素等特殊药物时,在负压环境下操作,既防药物挥发损伤医护人员,又避免药液污染;水平层流台:普通输液在此配置,垂直向下气流形成“无菌保护罩”,减少微粒污染。

3.无菌配置:护士的精准操作。护士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关键步骤不容马虎——双人核对:配置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确保信息无误;器具无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杜绝重复使用引发交叉感染;规范操作:抽取药液避免产生气泡,加药后轻轻摇匀防浑浊、沉淀,如胰岛素与其他药物混合需按特定顺序操作。

4.质量检查:三重把关不松懈。配置完成后,输液需经三重检查才能出库——外观检查:观察药液有无变色、浑浊、沉淀、异物,异常者立即废弃;标签核对:确认输液标签清晰,患者信息、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准确;无菌监测:定期对配置环境、器具、药液采样检测,达标方可放行,若污染立即追溯整改。

5.物流配送:精准直达患者。依托智能物流系统,输液按科室、用药时间分类配送——温度控制:冷藏药物(如生物制剂)用恒温箱运输,保持2-8℃,全程实时监控;时效管理:按“用药前30分钟送达病房”原则配送,避免放置过久影响药效;交接核对:与病房护士双人核对、签字交接,确保精准送达患者。

特殊守护:高危患者的定制方案

针对儿童、老年人、肿瘤患者等特殊人群,PIVAS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儿童用药:采用“微量配置”技术,精度达0.1毫升,如儿童抗生素剂量需按体重精确计算;肿瘤化疗药:专用生物安全柜配置,使用防渗漏注射器,减少药物挥发危害,保障药液纯度以降低副作用;老年患者:依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肾毒性药物组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利尿剂联用),药师提前干预风险。

澄清误区:正确认识静脉输液配置

误区1:配置越快越好

输液配置需严守无菌和剂量要求,过快易导致操作不规范,增加污染与差错风险,PIVAS流程虽多,每一步都是安全保障。

误区2:病房配药更方便

病房环境无法达到洁净标准,空气中微粒、细菌可能污染药液,PIVAS的专业环境与操作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误区3:药师仅负责发药

在PIVAS中,药师不仅审核处方,还参与配置质量监督、提供用药指导,是用药安全的重要守护者。

PIVAS虽“藏在幕后”,却是医院用药安全的关键防线。它以标准化流程、专业化操作、严格质量管控,将每一袋输液打造成“安全放心药”。随着智慧医疗发展,未来PIVAS还将引入AI处方审核、自动化配置设备,进一步提升用药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