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疼痛作为一种疾病状态,也是诸多疾病的表现形式。对于疼痛而言,加强个体化管理能帮助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及时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学历等综合因素,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一起来认识一下疼痛护理中的个体化管理方法有哪些吧!疼痛的定义
疼痛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性质难以描述,没有特定性的指标。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疼痛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快的情绪和感受,其表现多种多样,具有复杂性、范围广等特点,尤其是对于许多慢性疼痛,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单一的治疗无法让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这种情况一定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现阶段世界上疼痛发病率在1/3左右,借助有效疗法能够缓解疼痛。疼痛护理的范围1.颈部疼痛
颈部疼痛包含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源性疼痛,并可表现为头部、肩部、背部疼痛。
2.胸背部疼痛
胸背部的疼痛主要包含胸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3.腰部疼痛
腰部疼痛又分为软组织损伤性腰痛(如急性扭伤、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和骨关节损伤性疼痛(如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
4.会阴部和下肢疼痛
这些部位的疼痛包含骶髂关节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等。
5.四肢骨关节和软组织疾病
包括了腱鞘炎、滑囊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5.内脏神经痛
内脏神经痛包含外科手术后的内脏神经痛、癌痛以及不明原因的内脏神经痛。
6.其他情况
其他包含非疼痛性疾病,例如面部痉挛、眩晕,突发性的耳聋、耳鸣,睡眠障碍等等。面对疼痛主要治疗方法包含了药物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物理疗法、按摩疗法、微创疗法、开放手术疗法、心理疗法和其他的相关治疗方法。疼痛护理中的个体化管理方法1.心理干预个体化
疼痛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疼痛感受密切相关,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加重疼痛感知。个体化心理干预需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方案。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患者,采用一对一深度心理疏导,鼓励其倾诉内心恐惧与痛苦;对于社交需求强烈的患者,组织疼痛管理小组,通过同伴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此外,结合放松训练,如正念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疼痛。
2.加强药物管理
药物治疗是治疗疼痛患者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某些急性疼痛单用药物就可以治愈。现阶段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遵循疼痛治疗的要求。对于轻度疼痛,这种疼痛患者能够忍受,睡眠没有影响,生活基本正常。对于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服用镇痛类药物,对于重度疼痛,这种疼痛已经让患者无法忍受,睡眠也受到严重影响,就需要服用强阿片类药物镇痛,但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是胃肠道溃疡或出血患者,禁用非甾体内抗炎镇痛药物。对于药物的使用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明确疼痛原因、性质、部位,然后有针对性地服用药物。
3.加强物理止痛
物理止痛方法很多,具有疗效高和副作用小等特点,例如低中频的电疗、光疗和磁疗,可以让患者在家进行治疗。另外,热疗、冷疗、电疗都有突出的效果。热疗能够提高痛阈,让肌梭兴奋性下降,导致肌肉放松而减少肌肉痉挛,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抑制疼痛。冷疗就是降低肌张力,减慢肌肉内神经的传导速度,从而减轻原发性骨关节病变所造成的相关疼痛。
4.神经阻滞镇痛
随着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可视化应用技术的应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新的阻滞技术也在不断涌现。由于具有镇痛效果好、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以及对脏器功能影响小等诸多优点,目前运用较为广泛。在神经干、丛、节等神经分支的周围单次或连续置管注射局麻药,阻滞神经冲动传导,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这被称为神经阻滞,可获得较大的麻醉区域。
疼痛护理中的个体化管理方法和技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疼痛康复医学将不断进步,伴随着人们对疼痛护理需求的增加,未来疼痛护理技术将得到不断发展,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