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饿死肿瘤”?听起来像偏方?甚至有点忽悠的味道?千万别误会,这是现代医学前沿的介入治疗技术-TACE(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一项科学精准的抗癌技术。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它的面纱,看看医生如何化身“血管微雕师”,在体内实施一场精妙的“围城战”,断敌粮草,精准歼敌。
战场谋略:体内“围城断粮”
想象一下古代战争:一股顽敌盘踞在坚固的城池内,易守难攻。强攻必然损失惨重。这时,智慧的将领会怎么做?他们会选择“围城”!切断敌人的粮草和水源补给线,让敌人陷入孤立无援、饥渴交迫的绝境。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再给予致命一击,最终攻克城池。
1.精准锁定肿瘤“补给线”: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或手上(桡动脉)进行仅几毫米的微小穿刺(局部麻醉)。借助比圆珠笔芯还细的导管和实时血管造影机(DSA,如同血管GPS),如同驾驶微型潜艇在血管迷宫中精准导航,直达肿瘤的“生命线”——供血动脉。这是精准打击的前提。
2.注入高浓“毒药”:导管直达肿瘤“老巢”门口,注入高浓度化疗药。相比全身静脉化疗,优势巨大:火力猛:药物基本不经全身稀释,直达肿瘤,局部浓度是静脉化疗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误伤少:大幅减少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显著减轻恶心、呕吐、脱发等痛苦,真正“精准杀敌,不伤无辜”。
3.彻底堵塞“粮道”:紧接着注入特制栓塞颗粒(如空白微球、明胶海绵颗粒,或碘油+化疗药物混合物,或载药微球,或放射性微球)。它们像精准投放的“沙包”,迅速堵塞肿瘤内部的微小血管网。这是“饿死”的关键!断粮断氧:切断肿瘤赖以生存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困住毒药:减缓血流,让化疗药在肿瘤内停留更久,持续杀伤。双重打击:肿瘤细胞在缺血缺氧的绝境中,持续承受高浓度化疗药的“毒打”,最终坏死、萎缩甚至消失。
真实战报:介入显威力
案例一:肝癌破裂的生死时速。一位中老年男性突发剧痛,CT确诊肝癌破裂出血!危在旦夕,传统外科手术风险极高、速度慢、效果不确定。介入医生迅速通过动脉穿刺,在DSA引导下精准找到出血血管和肿瘤供血动脉。立即栓塞止血并实施TACE。术后肿瘤区域完全液化坏死(癌细胞被彻底消灭),危机成功化解。
案例二:晚期肺癌的希望之光。一位老年男性因乏力、消瘦、咯血就诊,确诊晚期肺癌,无法手术。介入医生为其行TACE治疗。术后咯血停止,体力改善。一个月后复查,肿瘤显著缩小!这为后续靶向、免疫等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哪些肿瘤适合“饿死”
1.TACE尤其擅长对付血供丰富的实体瘤,尤其是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央性肺癌,其他如肾癌、子宫癌、卵巢癌、骨与软组织肿瘤等,对于无外科手术机会或身体状态不是特别差的患者,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可以配合消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控制肿瘤生长,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作为外科的“黄金搭档”:术前(新辅助):缩小肿瘤,降低分期,让不能切变为能切,或降低手术难度。术后(辅助):消灭残存微小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结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家和医生的不懈努力下,像“饿死肿瘤”这样精准高效的治疗手段会不断涌现和升级。人类最终攻克癌症的曙光,正在这些不断突破的前沿技术中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对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多的生存机会、更小的治疗痛苦和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就是医学进步最温暖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