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院的日常运转中,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它不直接面对患者,却与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它如同药瓶里的 “秘密调配室”,用专业和严谨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用药安全防线。这就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简称静配中心)。或许很多人对它感到陌生,但正是这个幕后 “英雄”,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患者输入体内的每一滴药液都安全有效。揭开静配中心的神秘面纱:认识这个 “安全卫士”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简称 PIVAS)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临床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在洁净或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对静脉药物进行集中调配,为临床提供即用型(ready-to-use)静脉输注混合液体的部门或场所。
它的诞生源于对用药安全的更高追求。传统的静脉用药调配在病房进行,环境难以达到无菌要求,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同时,医护人员调配任务繁重,可能出现剂量计算错误、药物配伍禁忌等问题。静配中心的出现,通过集中化、专业化的管理,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大大降低了用药风险。
严格的环境与设备:打造安全的调配 “堡垒”1.洁净的操作空间静配中心有着严格的洁净分区,分为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和生活区。洁净区是药物调配的核心区域,根据不同的功能又细分为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排药准备间、核对包装间、普通药物调配间、抗菌药物调配间、危害药物调配间等。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洁净等级要求,例如普通药物调配间和危害药物调配间需达到百级洁净标准,这相当于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0.5μm 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 3520 个,最大限度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和尘埃对药液的污染。
2.先进的设备保障超净工作台是静配中心的关键设备之一,它通过高效过滤器将空气过滤后送入操作区域,形成垂直或水平的层流空气,使操作区域保持无菌状态。生物安全柜则专门用于调配抗菌药物及危害药物,如化疗药物,它不仅能防止药物污染,还能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免受药物毒性的侵害。此外,还有温湿度控制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监控系统等设备,共同保障静配中心的稳定运行。
严谨的操作流程:层层把关确保安全1.处方审核:第一道安全防线药师是处方审核的主力军。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对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严格审核,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选择与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方面的审核。例如,当发现两种药物混合可能产生沉淀、变色等不良反应时,药师会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处方,避免患者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药物。
2.排药与核对:精准无误的准备审核通过的处方进入排药环节。药学技术人员按照处方内容,将所需药品从药架和统排机上取出,并进行初步核对。之后,再由另一人进行二次核对,确保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准确无误。这一过程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出错。
3.调配操作:专业与规范并行调配人员在进入洁净区前,需经过严格的洗手、消毒、更衣等流程,穿戴好无菌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内,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药物调配,包括溶解、稀释、混合、抽吸、注入等操作。调配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微生物污染,同时精确控制药物剂量,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专业的团队:守护安全的核心力量静配中心的团队由药师和工勤人员组成。其中审方药师负责处方审核、用药指导、质量监控等工作,他们凭借扎实的药学知识,为用药安全提供专业保障;其余药师和药士则承担药物调配工作,经过专业培训的他们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确保调配过程规范、安全;工勤人员负责药品的配送、辅助区清洁消毒等基础工作,他们的细致认真同样是整个流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协作,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调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处理。
结语静配中心就像药瓶里的 “秘密调配室”,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先进的设备、严谨的操作流程和专业的团队协作,全方位守护着患者的用药安全。它虽然隐匿于幕后,却用专业与责任,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配中心也将持续完善和优化,在保障用药安全的道路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下次当你看到输液瓶里的药液时,不妨想想静配中心里那些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是他们的努力,让每一滴药液都充满了安全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