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娟华  单位:双峰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483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生物钟”,其规律的周期和经量反映了身体的和谐状态。然而,当出现非周期性出血、经量异常增多等迹象时,这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隐患”——黏膜下肌瘤。今天,我们将从超声检查的专业视角,揭开黏膜下肌瘤的神秘面纱,助你理解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一、黏膜下肌瘤:子宫内的“不速之客”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黏膜下肌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它起源于子宫的肌肉层,却“不安分”地向子宫腔内生长,形成子宫腔内的“小肉球”状凸起。尽管这些“小肉球”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它们会严重扰乱子宫内环境的平衡。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激素的调控下规律地生长和脱落,形成月经。然而,黏膜下肌瘤会增加子宫内膜的面积,导致月经期间内膜脱落的“出血面积”远超正常水平;同时,肌瘤还会干扰子宫在月经期间的正常收缩,影响止血功能,最终导致月经量过多、非月经期出血等月经失调症状。一些患者甚至可能因长期月经量过多而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这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

二、超声检查:发现肌瘤的“火眼金睛”

面对这些症状,如何才能迅速而准确地发现黏膜下肌瘤?凭借其无创性、便捷性、经济性以及高准确率,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筛查和诊断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它宛如医生的“透视镜”,通过发射超声波并利用不同组织对声波反射程度的差异,将子宫内部结构以图像形式清晰地展示在屏幕上,从而帮助医生观察子宫内是否存在异常。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要求患者适度憋尿,以便充盈的膀胱推开肠道,为观察子宫提供一个清晰的视野;而经阴道超声则无需憋尿,将超声探头置入阴道内,由于距离子宫和附件更近,能够获得分辨率更高的图像,特别适合观察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和细微病变。

当存在黏膜下肌瘤时,超声图像会显示出明显的特征。医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子宫腔内出现与周围组织回声不同的团块,这些团块可能表现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边界通常较为清晰。通过分析团块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是否均匀,以及与子宫内膜、子宫肌层的关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肌瘤的性质和生长特点。例如,黏膜下肌瘤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线出现偏移、扭曲甚至中断,这是因为肌瘤占据了宫腔空间,对原本规则的内膜结构造成了挤压。此外,超声还能动态观察子宫肌层的变化,判断肌瘤是完全突向宫腔,还是部分位于肌层内,这些信息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三、超声检查后: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

尽管超声检查能够揭示黏膜下肌瘤的细微迹象,但为了更精确的诊断,医生有时会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例如,宫腔镜检查能够深入宫腔内部,直观地观察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表面形态,并在检查过程中取样进行病理分析,以确定肌瘤的性质;磁共振成像(MRI)则能从多个角度对子宫进行扫描,更清晰地展示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复杂病例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一旦确诊为黏膜下肌瘤,也不必过度焦虑。对于症状轻微、肌瘤较小且生长缓慢的患者,医生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超声,密切观察肌瘤的变化;而对于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非周期性出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者肌瘤体积较大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目前,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行,无需开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切除肌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子宫,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

亲爱的女性朋友们,月经是身体传递健康信息的重要信号。当出现非周期性出血、月经量过多等异常情况时,切勿忽视,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超声检查,让专业的“超声之眼”帮助你排查黏膜下肌瘤的潜在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将疾病对身体的影响降至最低,重新获得规律的月经周期,拥抱健康而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