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胸外科疾病多种多样,包括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也包括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与反流性食管炎等良性病变。这些疾病光靠内科疗法,难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效果受术后康复影响,若不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高质量术后康复方案,则会对患者康复速度、康复效果、预后情况造成不利影响。做好胸外科术后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整体康复效果,促使患者心肺功能尽早恢复正常。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术后康复护理五项重点。
1、密切监测
胸外科患者的病情复杂,部分患者疾病进展速度较快,并发症较多,若未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在胸外科术后加强监测,识别异常现象,早期进行有效处理。护士需在胸外科手术后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多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处理相关问题。护士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疼痛症状,评价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识别气胸与胸腔积液等多种问题,结合发现的问题,选择最适宜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有序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充分发挥术后密切监测的积极作用。
2、呼吸道管理
胸外科手术后护理重点与护理关键内容之一是呼吸道护理,尤其是进行肺部手术患者。但结合相关调查可知,很多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存在明显疼痛症状,为缓解疼痛症状,不敢随意活动,不敢正常咳嗽,甚至不敢用力呼吸。若患者有长期吸烟史,不咳嗽或不咳出呼吸道中痰液,会加重肺部通气不畅与肺不张等多项问题,可升高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这一问题,必须提高对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的重视。
3、疼痛护理
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多伴有明显疼痛症状。疼痛症状会对患者生命健康、身心状态、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部分患者术后同时存在明显疼痛症状及不良情绪,护士并未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疼痛症状与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加重疼痛症状,诱发强烈身心应激反应。疼痛症状明显会影响患者手术后早期康复活动,尤其是下床活动。因此,必须提高对胸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的重视,积极寻找有效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症状。定时进行疼痛评估,传授评估方法,要求患者结合自身真实感受准确描述疼痛症状,方便医护人员及时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止痛治疗。止痛药物是最常用止痛方法,医师会结合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科学选择用药方案,开出相应的止痛药。在医生开出处方后,患者必须严格遵从医嘱准确用药,不能自己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手术切口疼痛难以避免,患者必须在疼痛有效控制基础上尽量正常运动、睡眠、咳嗽。
4、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胸外科手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可对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造成直接影响。其中营养不良,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术后饮食结构不健康,均会对术后康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多数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存在食欲不振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问题,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所以,医护人员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拟定更合理、更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日常膳食,保证患者可摄入充足营养物质与热量。如果患者无法经口进食,可通过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满足患者的合理营养需求。
5、康复训练
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心肺功能。医护人员需对患者活动能力与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基于评估结果拟定个体化、针对性康复计划,包括被动活动与主动活动、早期活动与居家活动、呼吸活动与全身活动等,具体化各个时间段的活动内容,督促患者循序渐进开展活动训练,逐步恢复肺部功能,逐渐增强肌肉力量,加快躯体功能恢复。呼吸训练以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气球、呼吸操等为主,全身运动与健身操、太极拳、上下楼梯等为主,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可防治各种并发症。
6、小结
加强胸外科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