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我国冠心病患者人数现阶段不断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冠心病的科普知识,包括冠心病发病原因、症状以及治疗。
1.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闭塞所引发的缺血缺氧性心脏疾病,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最为典型的症状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心悸,但也有很多冠心病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而这一情况又被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现阶段无法被治愈,确诊后,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如若冠心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还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并发症,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患者猝死。
2. 冠心病发病原因有哪些?
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症等均有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久坐、过度饮酒、高脂肪、高盐饮食、年龄增长及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会诱发冠心病的发生。而除家族史、年龄这些因素难以被控制之外,其他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预防和控制的。
3. 冠心病治疗方式有哪些?
(1)非药物治疗
一是戒烟戒酒。冠心病患者应戒烟戒酒,浓茶和咖啡也要尽量少喝或不喝,以避免导致心跳加快。二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冠心病患者饮食方面坚持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原则,高脂肪食物尽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也不建议食用,同时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也应控制在6克以下,尽量不要吃烟熏食品。三是坚持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维持正常体重,且能有效改善心脏供血。患者在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也要避免剧烈运动,建议可选择快走、慢跑、瑜伽、太极等运动方式。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症状,并进一步延缓疾病进展。当前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如下几类:一是溶栓类药物,如阿替普酶、尿激酶,适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二是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此类药物能预防血栓形成。三是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此类药物能扩张血管,有效预防心绞痛。四是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此类药物能减少心肌缺血发作频次。五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此类药物常见的有贝那普利,其能有效控制心肌肥厚,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六是降脂类药物,常见的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此类药物的应用能很好地降低血脂。
(3)手术治疗
一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在经过长期药物治疗后未取得理想效果且反复发作,此时可采取这一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有出血性疾病者或支架材料过敏人群不建议采取这一治疗方式。二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心脏搭桥术,一般应用于左心室功能不全或严重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
4. 冠心病的这些误区要谨慎
(1)做了支架手术就不用吃药了
一些冠心病患者错误认为支架手术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因此就会出现私自停药的情况。但其实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仍有再次形成血栓或发生再狭窄的可能,因此术后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而是要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2)冠心病只能吃素
一些患者认为吃肉会导致血管阻塞情况加重,所以便会刻意吃素。但冠心病患者是可以进食肉类食物的,但建议选择鱼肉、鸡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肉食,并尽量控制猪肉的食用量。饮食上坚持低盐、低脂、低糖这一原则即可,同时瓜果蔬菜、坚果豆类、全谷类食物也均要摄入,以确保饮食均衡。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冠心病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心脏负担加重。
(3)年轻人不会得冠心病
很多年轻人认为冠心病与自身无关。但如果年轻群体生活和饮食习惯不佳、工作压力较大、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下,也可能罹患冠心病。因此,年轻人应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学会释放压力,做到不熬夜、不抽烟、不饮酒。
总之,冠心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应学习相关科普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在出现相关症状后及时就诊治疗。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