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场来势汹汹的健康风暴。对于已经经历过一次的患者和家庭而言,这场风暴带来的不仅是初时的惊心动魄,更是对“二次复发”的深深忧虑。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第一年复发率高达17.1%,复发意味着更严重的神经损伤、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然而,复发并非不可避免的命运。
理解复发风险:为何“警报”从未解除?
首次脑卒中的发生,意味着您身体内部的“警报系统”已经亮起了红灯。它标志着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虽然经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但导致卒中的根本病因——比如血管内的斑块、心脏的房颤问题、血液的高凝状态等——往往依然存在。
如果把血管比作水管,第一次中风就相当于水管严重堵塞甚至破裂,经过紧急维修后,水流恢复了通畅。但水管内壁的锈蚀和水垢(动脉斑块)并未完全消失,水压(血压)如果控制不好,再次堵塞或破裂的风险依然很高。因此,预防复发的核心,就在于持续地、系统性地维护好这套“管道系统”。
构筑五大核心防线:护士的床头叮嘱
药物治疗:不容妥协的“生命线”
这是所有预防措施中的基石,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它们的作用是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过度聚集形成血栓。需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副作用。
降压药:高血压是卒中的头号元凶。必须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坚持服药,将血压平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它们能降低“坏胆固醇”,稳定血管内的斑块。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抗凝药:针对因房颤导致卒中的患者,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这类药物需要更加严密的监测。
血压管理:沉默杀手的日常驯服
每日监测:早晚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
平稳降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起床时动作要慢。
限盐是关键:严格遵循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警惕酱油、咸菜、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血脂与血糖调控:守护血管的“清洁度”
管住嘴: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少吃红肉、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
迈开腿:在医生允许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
定期检测: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重塑:为健康注入持久动力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严重损伤血管内皮。戒烟是必须的,酒最好不喝。
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BMI)维持在健康范围内。
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熬夜和突然用力。
识别预警信号:抓住黄金救治时间
学会识别卒中复发的早期信号,牢记“BEFAST”口诀:
B(Balance):平衡突然失调。
E(Eyes):突然视力模糊。
F(Face):面部不对称。
A(Arms):手臂突然无力。
S(Speech):言语含糊。
T(Time):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出现任何一项症状,都不要等待观察,应立即拨打120。时间就是大脑,早一分钟到达医院,就多一分完全康复的希望。
超越药物:心理与康复的双重护航
预防复发不仅是身体上的战役,更是心理上的持久战。许多患者会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中,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和血压,进而增加复发风险。家属的关爱、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
同时,坚持进行医生指导下的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后遗症,提升生活质量,更能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对控制血压、血脂和体重都有积极作用,是预防复发的重要一环。
结语
预防脑卒中的二次复发,是一场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共同努力的“终身马拉松”。它没有捷径可走,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细节上的把控。请您相信,通过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的监测复查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您完全有能力将复发的风险降到最低,牢牢掌控自己的健康主动权,享受安稳、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